2014年07月10日 15:00 在一系列穩外貿組合拳作用下,二季度外貿增速由負轉正,尤其是6月,進出口增速分別創下新高。照此趨勢,下半年進出口增速將顯著高於上半年,但完成全年預期增長目標仍然艱鉅。 在10日早間的上半年進出口情況新聞發佈會上,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綜合統計司司長鄭躍聲發佈了上述信息。 會上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進出口總值12.4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0.9%,低於預期。其中出口6.5萬億元,下降1.2%;進口5.9萬億元,下降0.6%;貿易順差6306.1億元,收窄6.5%。 按美元計價上半年進出口,出口和進口值分別同比增長1.2%、0.9%和1.5%。 分季度看,二季度的進出口增速由一季度的下降3.8%轉爲正增長1.8%。特別是5、6月份,進出口增速增幅逐月擴大。其中,6月份出口同比增加7.2%,增速創5個月新高;進口同比增加5.5%,增速創下4個月新高。 對於二季度外貿飄紅的原因,鄭躍聲用了“促、穩、新、消”四個字形容。 所謂“促”,就是促進。今年5月國辦發佈《關於支持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意見》,隨後海關總署等部門相繼出臺配套措施,廣東、江蘇等外貿大省也制定了相應的實施方案。一系列政策措施合力,有力提振了外貿企業信心,積極效應不斷顯現。 “穩”是指全球經濟形勢趨穩,使得外部需求將進一步改善,有助於我國外貿進出口企業企穩向好。 “新”,是指一些新型的貿易業態。例如,2012年底開始,上海、杭州等五個城市啓動跨境電子商務的服務試點;上海自貿區也運行良好;以及“一路一帶”等新型貿易業態發展的提速,正成爲我國對外貿易新的增長點。 此外,去年的1~4月,我國外貿進出口基數較高,導致今年同期進出口同比出現了負增長。4月下旬以來,隨着這些高基數影響的消失, 5、6月份,進出口增速實現了正增長。 “這四個積極因素將在下半年進一步發揮作用,三季度外貿增速將比二季度進一步加快,外貿企穩向好的態勢會進一步鞏固。”鄭躍聲稱,預計今年下半年進出口增速將顯著高於上半年。 不過,鄭躍聲提醒,仍有一些將影響我國外貿的因素值得注意。包括傳統制造業向東南亞等周邊國家轉移加快;部分發達國家力促製造業迴流;人工等生產成本要素持續提升;以及貿易摩擦的加劇等。 由此看出,我國外貿仍然面臨着嚴峻、複雜的形勢,“要完成全年7.5%的預期增長目標,任務還是十分艱鉅的。”鄭躍聲說。
|
|
|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7-10)
|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