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09日 07:29 上週五,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中南海主持召開部分省市經濟工作座談會。 8位省長、市長彙報了今年以來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情況、存在的問題和下一步打算。 他們分別是,北京市市長王安順、河北省省長張慶偉、山西省省長李小鵬、黑龍江省省長陸昊、江蘇省省長李學勇、浙江省省長李強、廣東省省長朱小丹、四川省省長魏宏。 李克強說,當前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經濟增長、城鎮新增就業、物價總水平等都處在合理區間。但也要看到經濟發展穩中有憂,下行壓力仍然較大,風險和挑戰不容忽視,各地發展不平衡,有的方面還比較突出。 本次座談會爲何選擇這8個省份做彙報呢? 在經濟學者看來,這8個省份很有代表性,代表了當前中國經濟攻堅、轉型和增長的地區樣本。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髮告訴《第一財經日報》,第一季度經濟下行趨勢明顯,爲了保持經濟的平穩增長,召集部分省市經濟工作座談會,一方面可以找出問題的癥結,另一方面也是爲了傾聽建議,爲下一步出臺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做準備。 廣東省綜合改革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彭澎認爲,在選擇省份時,要考慮如何穩增長、保增長,同時又不能盲目刺激、過度刺激。 丁長髮說,像山西、黑龍江這些能源重化省份,“重的太重,輕的太輕”,計劃經濟體制過重,市場發育不全。在需求減少、能源價格下行的情況下,受到的衝擊十分明顯。 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除安徽省外,全國其他省份的GDP增速均未達到年度預期目標。其中,黑龍江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50億元,同比增長僅爲4.1%,不到預期增速的一半。作爲能源工業大省,能源工業佔比非常高,但一季度能源工業增速首次出現負增長,爲-2.2%。佔該省規模以上工業比重50%左右的大慶油田出現多年來從未有過的增加值負增長,一季度黑龍江省固定資產投資負增長25.9%。 5月28日,國家發改委副祕書長範恆山在國新辦舉行的發佈會上說,今年以來東北經濟增速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供給結構看,主要是工業增速下滑,因爲東北地區是國家重要的裝備製造業、能源原材料的產業基地,去年以來,裝備製造業受全國投資需求的影響,市場訂單減少,企業效益下滑,煤炭、原油、鋼鐵等原材料產品價格下降,使“原”字頭企業陷入了困境;從需求結構看,主要是投資增速下滑所致。 在山西,由於煤炭價格已從2011年10月的最高紀錄853元/噸下跌到目前的532元/噸,跌幅達37.6%,一季度山西GDP增速僅爲5.5%。其中省會太原僅增長0.1%。第二產業增加值187.27億元,下降6.0%。 工業大省河北則從2013年第四季度的8.2%驟降至今年第一季度的4.2%,不及去年同期的一半。彭澎說,北京要改善環境,沒有河北配合肯定不行。今年以來河北爲了治理霧霾和環境污染,主動縮減了部分產能,因此此次召集河北與北京來彙報,也有推進京津冀一體化以及區域環境治理的考慮。 與之相比,東南沿海的江蘇、浙江和廣東則是另外一種類型。這些省份屬於典型的外貿出口大省。今年以來,在外貿出口不振的影響下,這些經濟大省也出現了經濟下滑的情況。 數據顯示,一季度廣東GDP同比增長7.2%。這一增速不僅低於全國平均水平0.2個百分點,也低於去年同期1.3個百分點。其中,受去年套利貿易引發的高基數和今年外貿形勢嚴峻的影響,廣東累計完成進出口2227.9億美元,同比下降23.1%,其中出口1299.7億美元,下降20.2%。 丁長髮說,廣東、浙江等沿海大省,一方面面臨着外貿不振帶來的壓力,另一方面這些省份都出現去槓桿化問題,實體經濟“輸血”不足,很多中小企業資金緊張。而實體經濟、中小企業又跟就業緊密相關。因此,瞭解這些省份的情況也很有代表性。 彭澎說,相比沿海,一些內地省份的外貿出口逆勢增長,固投拉動作用比較高,但它們也存在轉型升級等問題,而四川作爲中西部經濟大省,也比較有典型性。新一屆政府不再搞普遍性的刺激,而是選擇有針對性地調控。 丁長髮也認爲,目前政府所採取的“微刺激”很有針對性,比如加快棚戶區改造,既可以彌補房地產市場下滑對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同時對改善民生也有很好的作用。
|
|
|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6-09)
|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