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13日 06:27 5月24日,遊客在採摘梔子花。小滿時節,鄱陽湖畔的江西省九江市都昌縣土塘鎮潭湖村,兩千多畝黃梔子進入盛花期,引來遊客觀賞。 現在遊客到九江旅遊,只需花100元買一張旅遊一卡通,便可在暢遊九江的同時免費“串游”岳陽、咸寧的景點,這得益於三市及安徽省安慶市共同打造長江中游城市羣先行區、示範區,旅遊一體化是合作共贏的重點之一。 “看岳陽樓島湖風光、遊咸寧赤壁古戰場、登九江廬山、賞安慶黃梅戲,安九鹹嶽‘小三角’形成了一程多站式旅遊。”岳陽市市長盛榮華介紹說,四地共同打造區域文化品牌,共建長江旅遊黃金帶和省際旅遊協作區。他們將打造“一江兩湖”(長江、洞庭湖、鄱陽湖)、溫泉主題旅遊以及湘鄂贛、鄂贛皖紅色旅遊等若干精品旅遊線路,實現了旅遊線路互接、客源互送,建立互爲旅遊客源地和目的地的聯動機制。 攤開地圖,安、鹹、嶽、九合作優勢明顯:京廣高鐵呼嘯南北,杭瑞高速連接東西,長江黃金水道“串聯成珠”。九江廬山至咸寧九宮山只要1小時車程,坐高鐵從咸寧至岳陽只要20多分鐘。 建設長江經濟帶對這4個城市都是重大機遇。四省交會處的咸寧、岳陽、九江和安慶4市主動“打前站”,構築合作平臺。2012年,岳陽市、九江市、咸寧市區域合作框架協議和區域旅遊合作協議正式簽署。《框架協議》提出7個重點合作領域:區域規劃、交通網絡、產業發展、文化旅遊、物流市場、教育培訓、生態環境等對接融合。一年後,安慶市加入,四市形成《咸寧共識》,將圍繞交通、產業等8個方面展開合作,探索具有區域特色的“四化”同步道路。 聯袂打造區域綜合交通體系是這個“小三角”聯動發展的基礎。他們加快推進高速路網建設,確保四市高速路網全程對接,加快推進跨區域道路連接工程,實現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對接、共同爭取項目。他們將共同爭取國家加大對長江航道“暢中游”的投入力度,提升四市港口承載能力。 共築市場和產業一體化是“小三角”聯動發展關鍵。咸寧市市長丁小強告訴記者,“‘小三角’四地總面積近6萬平方公里,人口近2000萬,可互爲發展腹地,憑藉城鎮化機遇,‘小三角’有望撬開一個巨大市場和產業騰挪空間。” 看中長江這條黃金水道,湖北商人吳勇標在多番比較後,去年將一家大型鋼構工程公司建到了九江長江畔。從湖北買鋼材,到江西招工人,在湖南尋項目。吳勇標輕巧地將三地資源捏合在一起,更讓他信心十足的是長江經濟帶這個大金礦。“現在光是長江湖南至安徽段,就有28座大橋擬建或在建。這是多大的鋼結構市場!長江上的生意,做不完!” 安慶、咸寧、岳陽、九江“小三角”內涵更加豐富。他們就共同促進區域商務事業發展,加快城市區域市場一體化進程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四市將共同建設公共服務共享區、共建共享社會保險平臺,形成教育、文化、體育、醫療等方面的交流、互惠體系;逐步確立四市間一體化社會保障機制,加快推進社會保險政策對接,實現各項社會保險在市際自由流動,方便勞動力轉移。 地域相連是“小三角”的基礎,也使四市發展面臨很多共同任務。咸寧、岳陽、九江三市交會的幕阜山區連片開發已啓動,規劃修建環山公路、協力發展油茶等產業。三市間的邊貿紅紅火火,僅通城縣就形成規模專業市場35個、小型市場42個;通城縣人民醫院開啓跨省醫療合作,實行異地同比例直接報銷醫藥費新政,開通120省際親情服務車。目前,該院省外業務達到總量30%以上。 “生態文明這個關鍵詞決定了‘小三角’的發展方向。”九江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佔勇表示,四市將以水環境保護合作爲重點,加強長江和洞庭湖、鄱陽湖流域治理,改善流域生態環境質量,提高流域生態安全水平,共同開展省界河流水質監測監控和沿江城市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共同推動國家開展大流域生態補償試點。 在區域競爭中“抱成團”、在合作發展中“連成體”、在爭取支持中“握成拳”,四地正朝着經濟互融成極、交通互聯成網、產業互接成鏈、旅遊互拓成串、市場互動成圈、教育互促成片、生態互惠成區的目標奮進。
|
|
|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6-13)
|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