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風貌 | 電子銀行 個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購 | 理財 外匯 保險
人才招聘 | 公司業務 機構金融 資產託管 企業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貨
金融信息 | 工行學苑 視頻專區 網上論壇 投資銀行 | 貴金屬 債券 超市
中央部門轉嫁“三公”經費普遍
 
  
    2014年06月25日 07:49
    
      6月24日,審計署公佈了《2013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38箇中央部門及其389個所屬單位的“三公”經費和會議費財政撥款支出比上年下降22.93%,但至2013年底,仍有14.14%的部門預算未執行。
      審計結果顯示,不管是“三公”經費還是會議費用,均出現了中央部門向所屬企事業單位轉嫁、攤派費用的情況。
      “約束‘三公’消費、強化現行預算制度的分配與監督職能,最終還是要回到制度化和法治化建設的軌道上來。”北京大學財經法研究中心主任劉劍文教授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建立全口徑的預決算管理體系,防止體外循環。”
      因公出國(境)成爲本次審計“三公”經費中的“重災區”:38箇中央部門中,14個部門本級和54個所屬單位一共超標準、超預算或超範圍列支出國(境)費用3229.53萬元。
      在轉變工作作風、精簡會議的大背景之下,審計報告顯示,會議費用超標、向所屬單位轉嫁費用等問題較爲普遍。報告顯示,國家發改委、文化部、衛生計生委等23個部門超標準、超範圍或虛列會議費支出1355.85萬元。
      公務用車的違規行爲方面,佔用下屬單位車輛和轉嫁費用問題同樣存在。審計報告稱,8個部門本級和32個所屬單位長期佔用下屬單位和其他單位車輛145輛,還通過租賃等方式變相配備公務用車62輛;6個部門本級和63個所屬單位無預算、超預算列支公務用車費用1094.15萬元,此外,還發現轉嫁或攤派公車運行費用66.72萬元。
      在“三公”經費零增長的壓力下,通過虛設項目、轉移資金、向所屬企事業轉嫁費用,使預算外資金實現“體外循環”,成爲發揮政府預算約束的障礙之一。
      北京大學憲法行政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錫鋅此前對本報記者表示,要約束“三公”經費,預算公開是關鍵。預算過程要公開、調整變化的動態要公開;此外,還需要全社會更爲廣泛地參與監督。
      “真正實現全口徑預算還有一個過程,需要法治層面的制度設計,比如,《預算法》要明確事權,對各主體的相關責任做出規定。”劉劍文表示。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6-25)
【關閉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報摘要 多空揭祕
工具
要聞
中國工商銀行版權所有 京ICP證 0302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