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12日 07:23 6月1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引發了社會各界的熱議。 既有現實考慮,也有長遠打算 “在香港因行政長官普選陷入激烈爭論之際,中央就香港問題發表白皮書可謂是正當其時,既有現實考慮,也有長遠打算。”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港澳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強世功說。 強世功認爲,白皮書作爲官方的正式文件,一方面系統總結中央治港的方針政策及其理論基礎,另一方面系統總結“一國兩制”在香港落實的經驗及面臨的問題。就現實考慮而言,目前爭論最激烈的是行政長官普選問題。對於這個問題,白皮書明確提出,“行政長官和立法會普選制度必須符合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符合香港實際,兼顧社會各階層利益,體現均衡參與的原則,有利於資本主義發展,特別是要符合香港特別行政區作爲直轄於中央人民政府的地方行政區域的法律地位,符合香港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的規定,經普選產生的行政長官人選必須是愛國愛港人士”。爲此,白皮書重申了“港人治港是愛國者爲主體的港人治港”,並明確表示,“愛國者治港也是具有法律依據的”。 從長遠考慮而言,白皮書進一步闡述並強化了中央治港的理論基礎。白皮書特別強調中央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以往,人們對主權的理解多集中於外交、國防。按照這種理解,香港不少人主張除了外交、國防,中央在香港行使主權就在干預香港事務,以至於基本法規定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釋法,但香港卻有人反對全國人大常委會釋法,認爲釋法是破壞香港法治。白皮書在強調中央在香港實行主權的同時,對主權權力進行細化,特別提出“全面管治權”這一概念,表明中央依照基本法對香港擁有更多的權力,包括對行政長官和主要官員的任命、行政長官對中央述職、指導特區政府施政等,都屬於管治權的一部分。 凝聚共識,正本清源 香港紫荊雜誌社社長助理魏東昇由於工作關係,長期往返於香港和內地,對香港經濟社會情況有較深刻的認識。魏東昇說,白皮書客觀介紹了“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區實踐的情況及取得的成就,以及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繁榮穩定的政策措施與成效,並且系統闡述中央政府關於“一國兩制”的內涵及政策方針。 魏東昇說,目前,香港社會還有一些人對“一國兩制”方針政策和基本法有模糊認識和片面理解,少數人錯誤理解中央和特區的政治關係,片面強調“兩制”特別是香港的“一制”,這是對“一國兩制”的曲解。白皮書的發表,澄清了這些錯誤認識,指出“一國”和“兩制”不能等量齊觀,“兩制”是以“一國”爲前提的,必須建立在“一國”基礎之上。一方面,國家允許香港保留資本主義制度;另一方面,香港社會也必須充分尊重國家主體的社會主義制度,包括國家實行的政治制度及其他制度和原則。同時,白皮書也重申中央支持香港特區按照基本法規定循序漸進發展民主的立場,再次表明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發展民主政治的誠意。白皮書的發表,將對香港政改起到解決分歧、凝聚共識、正本清源的作用。 “一國兩制”的豐富和發展 譚道明是北京大學法學院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博士生。作爲一名憲法專業的學生,他對白皮書的第一印象是,“白皮書處處維護我國憲法和香港基本法的權威,始終堅持以憲法和基本法爲依據闡釋‘一國兩制’方針的科學內涵”。 譚道明說,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是依憲制定的基本法律,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具有憲制性法律地位。憲法和基本法共同構成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憲制基礎。根據憲法和基本法的規定,中央擁有對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全面管治權,香港特別行政區依法實行高度自治,但必須接受中央監督。在“一國兩制”這一憲制架構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高度自治權不是固有的,其唯一來源是中央授權。 譚道明說,白皮書還與時俱進地吸納了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央治國理政的重要主張。中共十八大報告強調處理好3對關係,即“把堅持一國原則和尊重兩制差異、維護中央權力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發揮祖國內地堅強後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競爭力有機結合起來,任何時候都不能偏廢。”對此,白皮書再次加以強調。與此同時,白皮書還特別指出,不斷豐富和發展“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區的實踐,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
|
|
|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6-12)
|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