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12日 08:22 由GSM協會主辦的“2014年亞洲移動通信博覽會”於11日至13日在上海舉行。爲迎接這次盛會,全球移動通信系統(GSM)協會近日在上海發佈了《2014年亞太地區移動經濟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底,亞太地區擁有17億獨立移動用戶,佔據全球移動用戶總數的一半。而中國已成爲世界上最大的移動市場,截至2013年底,擁有6.3億的獨立手機用戶,相當於人口總數的46%。 據GSMA首席技術官亞歷克斯透露,物聯網在智慧城市、醫療保健、遠程教育和零售行業上表現突出,目前中國市場爲了架設物聯網而搭建的設備通信連接數已超5000萬,佔據全球總量的1/4以上,超過了美國和日本之和。 《報告》稱,目前,亞太地區大部分移動用戶集中在四個市場,按用戶規模依次排序爲:中國、印度、日本和印度尼西亞。截至2013年底,亞太地區移動用戶總數達到17億,其用戶普及率爲43%,而目前全球的平均水平爲50%。在日本等地區,移動用戶普及率爲人口總數的90%以上,而在緬甸等地區,這一比率低於15%。 在亞太地區,無論是在發達市場還是新興市場,移動用戶遷移到3G或4G移動寬帶網絡的速度均在快速推進。截至2013年底,整個亞太地區34億的移動連接總數中,3G連接僅逾1/4,4G連接數只有3%。但《報告》預測,到2020年,該數據將分別上升至34%和28%,屆時總移動連接數將達到48億。它還預測,中國4G網絡服務的普及速度將比之前3G網絡的普及速度快一倍。到2020年底,中國的4G移動連接總數預計將從今年的1億增至近9億。 《報告》指出,截至2013年底,中國已有5億的移動互聯網用戶,而同年中國互聯網用戶總數超過6億,這意味着超過80%的互聯網用戶習慣於通過移動設備訪問互聯網。其中,69%的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通過3G或4G訪問互聯網,其餘用戶使用2G移動網絡。儘管人們連接互聯網的方式發生了改變,但中國網民“用網”能力仍然滯後,以2013年的數據來看,1.3億的中國用戶僅將其移動連接用於撥打電話和發短信。 鏈接>> 工信部支持企業積極開展5G研究 工信部副部長劉利華11日在上海出席亞洲移動通信博覽會時表示,支持推動運營企業加快4G的網絡和業務創新步伐,繼續會同產業界,積極開展5G研究,推動寬帶通信技術持續演進。 對於迅猛發展的移動互聯網,劉利華認爲有兩大趨勢值得關注。首先是智能終端用戶的大規模普及式發展,截至2013年底,中國手機網民規模已達5億;2013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超過9億部,首次超過功能手機;第二個趨勢是業務應用的廣泛性和融合性發展。隨着4G技術的發展,基礎信息網絡將會更快更穩定,推動移動互聯網和交通、物流、醫療、教育、家庭等各個領域的融合。 對於未來的發展規劃,劉利華表示,首先繼續加強與行業的溝通協調,從產業政策、監管政策等方面,營造更好的投資、發展和創新環境;二是支持推動運營企業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加快4G網絡建設和業務創新步伐;三是鼓勵引導產業界技術研發,拓展新的業務應用,爲移動互聯網發展提供堅實的產業基礎;四是繼續會同產業界,積極開展5G研究,推動寬帶通信技術持續演進。
|
|
|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6-12)
|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