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風貌 | 電子銀行 個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購 | 理財 外匯 保險
人才招聘 | 公司業務 機構業務 資產託管 企業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貨
金融信息 | 工行學苑 視頻專區 網上論壇 投資銀行 | 貴金屬 債券 超市
中國經濟收穫定向調控
 
  
    2014年06月11日 03:56
    
      從先行指標PMI連續三個月回升,到出口增速連續兩個月回暖、PPI降幅連續收窄,陸續出齊的5月份數據表明市場需求面在恢復,經濟運行逐步回穩。 
      對當前的經濟形勢,李克強總理10日在兩院院士大會上這樣評述:今年以來,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主要指標處在合理區間,結構調整發生積極變化,市場預期等一些方面出現穩中向好。 
      而國研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員張立羣在接受上證報記者採訪時說得更直接:經濟正在走穩,而且這種趨勢越來越明顯。 
      “回穩趨勢得益於二季度以來的一系列定向微刺激政策。”業內人士說,繼4月份國家出臺增加鐵路投資等穩增長政策後,5月、6月定向降準等微刺激政策持續加碼。 
      “這些政策有力地支撐了經濟回穩。尤其是在穩投資方面,政策的效果會逐步顯現。從數據來看,4月份以來,基建投資和製造業投資已企穩,而房地產投資也走向由落到穩的態勢。”張立羣說。 
      不同於以往的大規模刺激政策,面對經濟下行的壓力,自去年以來,國家出臺宏觀政策時更注重兼顧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等多重目標,進行“預調微調”,今年更強調“定向”發力。比如,央行兩度定向降準,將資金引入三農和小微企業。 
      “這就像西醫和中醫的區別,見效快但副作用巨大的西醫療法已成爲過去式,現在的宏觀政策更注重‘治本’,雖然見效慢,但有利於優化結構。”在對比穩增長政策今昔有何不同時,一位學者對記者如是說。 
      今年以來經濟發展中的一些積極變化也證明了新一屆政府對中國經濟的“中醫療法”已小有成效。 
      比如,經濟結構在優化,一季度服務業佔GDP比重達到49.0%,比上年同期提高1.1個百分點,比製造業高出4.1個百分點;就業形勢仍穩定,1-4月城鎮新增就業473萬人,這比去年同期多增長了3萬人;民間投資活躍,1-4月在投資整體增速下滑的情況下,民間投資仍能保持高於20%的速度;市場活力被激發,3月份新登記企業數量同比增長近五成,遠超以往。 
      下一步的政策措施也已明朗。李克強強調,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必須推動發展向中高端水平邁進,實現經濟提質增效升級,關鍵要靠創新驅動,突出的是要使科技創新和體制創新相互融合、相互激發。 
      要保持中國經濟中高速增長,必須創新宏觀調控,更加註重定向調控。新華社的文章說,我們既要繼續堅持宏觀調控政策的基本取向,又要不斷創新宏觀調控思路和方式。要主動作爲,找準靶點,在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減輕小微企業稅負、簡政放權鼓勵投資創業、放開准入增強市場活力、支持薄弱環節和重點領域重大項目建設等方面,精準、果斷髮力,在發揮穩增長效果的同時,調整結構,深化改革,惠及民生。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6-11)
【關閉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報摘要 多空揭祕
工具
要聞
中國工商銀行版權所有 京ICP證 0302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