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將入“她”時代?
 
  
    2014年12月18日 15:55
    
      
      今年賀歲檔,《我的早更女友》《撒嬌女人最好命》等以女性觀衆爲目標羣體的愛情片扎堆亮相,且以較高比率佔據排片前幾位;今天,陳赫、angelababy(楊穎)主演的《微愛之漸入佳境》也將上映。相關數據顯示,如今進影院的女性觀衆比例明顯大於男性觀衆,據業內人士分析,隨着國內女性觀衆數量的逐漸增多,越來越多的女性題材開始在市場站穩腳跟,中國電影或將迎來“她”時代。
      電影院“女性爲王”
      “梅花資訊”曾對中國觀衆的觀影習慣作過分析,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範圍內買票看電影的觀衆中有73%是女性。總體上看,中國的女性電影觀衆羣體比西方更年輕,她們對浪漫愛情影片的支持率明顯高於男性,而電影作爲一種集體和訴諸於感官的消費形式,對女性的吸引力比男性更強。
      不少接受採訪的男觀衆直白地表示:“進影院看什麼電影,肯定要聽女友(老婆)的。”如今中國女性構成了電影消費的主力人羣,選擇看什麼影片,她們往往更有決定權。而女性電影作爲一種強有力的塑造生活方式的大衆媒介,融合瞭如今最新款式的服裝、化妝品等貨物,同時強調食尚潮流,迎合了女性觀衆的喜好。對此,資深媒體人和傳播專家羅振宇分析稱:“男性的天性是佔有,而女性的天性是分享。引申到商業上,願意分享和傳播信息的羣體,才具有最大的未來價值。”
      女觀衆更愛觀片
      業內人士分析說,目前國內電影市場女性題材在票房上大有作爲。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範圍內買票看電影的觀衆中有73%是女性,而且多數時候都是女性比男性更愛看電影,女性觀衆佔所有觀衆人次的比例超過一半。記者發現,在滬上不少電影院購票窗口,隨處可見情侶觀衆購票,但男性往往只有建議權,最後作決定的大多是女性觀衆。
      近幾年電影圈中女性導演的集體爆發,也是導致女性題材影片越來越多的原因。導演吳思遠表示,以往電影市場中的影片都在用男性的視角看世界,電影創作者也以男性爲主,導演、製片、攝影、美術等重要崗位多數由男性擔綱,女導演很難出頭。近幾年,隨着越來越多的女性導演開始拍攝女性題材,徐靜蕾、薛曉路、趙薇、金依萌、黃真真等一批女導演嶄露頭角,她們拍攝了一批讓女性觀衆共鳴的影片,以女性爲視角的電影已經從小衆市場漸入主流市場。隨着類型片的成熟化,女性題材影片無疑會越來越多。
      贏口碑尚需努力
      與好萊塢繁榮的女性題材電影相比,內地此類影片的發展並不算太順利,今年以前,除了《非常完美》和《失戀33天》,大多女性題材影片均淪爲票房炮灰。不少電影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女性電影作爲一種從女性視角出發講述故事的電影類型,大多輕鬆、浪漫、接地氣,尤其是其中的勵志元素,可以讓大多數女性觀衆代入角色,與片中的人物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但除了女性的情感世界和內心世界之外,女性電影還應把這一羣體放在社會大背景下,在其社會屬性上進行深度開採,纔有助於在市場上佔據一席之地。如果只把女性當做銀幕寶貝,忽略了角色的心理和成長,就會導致情節空洞,對白生硬,難得觀衆青睞。
      此外,如何在內容、結構、拍攝手法上創新,也是女性電影迫在眉睫的問題。“扎堆”現象是所有類型片的殺手,例如打着懷舊旗號的青春片,在連續不斷的榨取之後把觀衆的回憶全部耗盡。女性電影也是如此,同一類型反覆出現,難免讓人視覺疲勞。如果只是想趁熱盲目投機,那成功與否完全得靠運氣,只有真正有新意的突破,纔是提升電影口碑的不二法門。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注:本信息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負。

(摘自世華財訊 2014-12-18)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