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16日 14:28 國際能源署(IEA)在其近日發佈的2014年中期天然氣市場報告中預測,未來5年中國天然氣需求將增加近兩倍,迎來天然氣的“黃金時代”,而其他國家的需求則將小幅下降。 該報告給出了未來5年天然氣需求、供給和貿易發展的預測與分析。報告預測天然氣全球供給將以每年2.2%的速度增長直至預測期結束,較去年預測的2.4%下降0.2個百分點。其中,液化天然氣(LNG)將滿足包括中國在內的巨大的需求。IEA預計,到2019年全球LNG交易量將增加40%,達到4500億立方米。有近半數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商將來自澳大利亞,北美則在2019年佔到全球液化天然氣貿易的8%。 “我們進入了天然氣利用更加有效率的市場,這給能源安全帶來了效益。”IEA執行總裁瑪麗亞·範德胡芬表示,“需求的增長依靠亞太地區,特別是中國,國際天然氣交易需求的增長則由澳大利亞和北美的私人投資掌控。” 針對天然氣供給,範德胡芬表示:“高價的液化天然氣正在威脅需求,這將給煤炭打開局面。未來,除非我們能及時投資新的生產以及液化天然氣相關設施,並逆轉近來出現的液化天然氣成本上漲,否則只有強硬的氣候政策保證才能重新引導亞洲煤炭投資轉向天然氣。” 在中國的能源結構中,煤炭佔一次能源的比例接近七成,比煤炭更爲清潔的天然氣在中國能源結構中的比重僅爲5.9%。根據此前國務院的表述,加快發展天然氣,提高天然氣在中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可顯著減少污染物排放,實現節能減排、改善環境。 今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在《關於建立保障天然氣穩定供應長效機制的若干意見》中提及,到2020年,中國的天然氣供應能力達到4000億立方米,力爭達到4200億立方米。這是中國實現優化調整能源結構的現實選擇,也是強化節能減排的迫切需要。未來,發電站、工業和交通部門將帶動中國天然氣在2019年增長到3150億立方米,在整個預測週期裏將增長90%。 IEA預測,中國天然氣生產量將增加65%,從2013年的1170億立方米增加到2019年度的1930億立方米。此外,中國將是天然氣重要的進口國。
|
|
|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6-16)
|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