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風貌 | 電子銀行 個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購 | 理財 外匯 保險
人才招聘 | 公司業務 機構金融 資產託管 企業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貨
金融信息 | 工行學苑 視頻專區 網上論壇 投資銀行 | 貴金屬 債券 超市
中國服務業外資“聞香”來
 
  
    2014年06月18日 08:21
    
      商務部17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489.1億美元,同比增長2.8%。其中,服務業利用外資金額275億美元,增長19.5%,領先於外資整體增速,服務業外資在全國總量中的比重也繼續攀升達到56.2%。
      服務業外資增速“領跑”
      近年來,外資公司對華投資由傳統的加工裝配環節向產業鏈高端和服務業延伸。在跨國資本流動受到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的大背景下,外商對服務領域的投資促進了中國外商直接投資保持基本穩定,服務業實際吸收外資規模自2011年起連續3年超過製造業,佔據了外商新增對華投資的“半壁江山”。
      分析認爲,當前製造業利用外資增速下滑、服務業吸引力不斷增加,既受到國內外市場變化影響,又與我國推進經濟轉型升級與產業結構調整密切相關。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周密表示,近年來隨着國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我國對外貿易開始呈現國際產業轉移放慢、向周邊國家產業轉移和訂單轉移加快、生產要素成本上升這樣“一慢、一快、一升”的態勢,從中長期看外貿發展環境總體趨緊,外資因此放緩進入製造業並不難理解。
      與此同時,隨着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上升,國內服務業市場規模擴大、需求潛力增長,對外資的吸引力客觀上加大,同時中國還着力推動服務業擴大開放。周密表示,在這樣的背景下,外商加大對華服務業投資可謂順勢而爲、“水到渠成”。
      服務業發展惠及內外資企業
      數據顯示,目前服務業佔世界經濟總量的比重接近70%,主要發達經濟體服務業的比重達80%左右。2013年,服務業在我國的GDP中佔比首次超過了製造業增至46%,但這仍然比經合組織國家73.6%的比例要低。
      中國美國商會會長葛國瑞認爲,現階段發展服務業對中國經濟的再平衡至關重要,而隨着中國經濟的進一步對外開放,無論是通過自由貿易區、改革投資政策,還是與美國商籤雙邊投資協議,都將會給中美企業在服務領域帶來更多合作共贏機會。
      “在中國美國商會的1000多家會員公司中,很多企業屬於服務行業,他們不但希望能夠進入中國市場,也希望與中國同行分享從業經驗。”葛國瑞說。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告訴記者,當前我國正着力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隨着服務業對外開放的領域不斷拓展,外資加速流入我國服務領域將成爲趨勢,一定時期內不會出現大的逆轉。
      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提升製造業
      不少業內專家指出,除了滿足國內服務需求外,推動服務業擴大開放尤其是其中的生產性服務業,對於發展先進製造業意義重大。
      在如今以全球價值鏈爲特徵的經濟模式中,設計研發、市場營銷、物流交通、售後服務與維護、金融管理、會計和諮詢等服務部門貢獻了大量增加值,如果不能同時發展,製造業只能取得量的增加,無法實現質的提升,經濟也無法持續增長。
      周密等專家指出,無論是從國際金融危機中得到的經驗教訓,還是中國的現實國情,都告訴我們在發展服務業的同時,仍要保持對實體經濟特別是製造業的關注,注重培育自身具有較強實力的跨國公司,努力提升“中國製造”在全球價值鏈中所處的位置。
      “製造業在整個中國利用外資中的比重趨於下降,但我們也不希望下降得太多。”沈丹陽說,中國仍希望引導外商投資技術先進、有利於產業結構調整的製造業。他還介紹說,目前商務部正會同有關部門抓緊研究,制定出臺進一步推進服務業有序開放和服務貿易發展的相關政策。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6-18)
【關閉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報摘要 多空揭祕
工具
要聞
中國工商銀行版權所有 京ICP證 0302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