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風貌 | 電子銀行 個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購 | 理財 外匯 保險
人才招聘 | 公司業務 機構業務 資產託管 企業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貨
金融信息 | 工行學苑 視頻專區 網上論壇 投資銀行 | 貴金屬 債券 超市
中國全方位供氣格局成型
 
  
    2014年05月22日 05:08
    
      持續十年之久的中俄兩國天然氣供應談判在昨日塵埃落定。從2018年起,期限爲30年,最終達到每年380億立方米的俄羅斯天然氣對華供應,將有助於優化中國能源消費結構,也爲中國全方位多氣源供氣格局打下深厚基礎。 
      中國的全球天然氣消費量被認爲是世界上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天然氣消費量年均增幅爲17.5%。從2004年中俄天然氣進口協議談判開始至今的10年時間內,中國天然氣消費已經從2004年的407.7億立方米飆升到了2013年的1676億立方米,天然氣對外依存度也達到31.6%。而同期,原油對外依存度也達到了57.3%。 
      目前,中國天然氣年產量基本穩定在1000億立方米左右,且產量增速有所放緩。自2006年開始,中國成爲天然氣進口國,預計到2015年中國天然氣缺口將達1200億立方米以上,只能依靠大量進口來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隨着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天然氣消費量大幅上升,預計天然氣消費量到2020年將達到4500億立方米左右,屆時中國的天然氣自產能只能滿足中國一半的消費量,另一半仍需要進口。而屆時原油對外依存度將達到70%。 
      顯然,作爲國民經濟命脈和血液的油氣資源,未來超過半數依賴進口是中國不得不面對的尷尬現實。在過去十年間,中國用了大量資金購買海外油氣資源。經過十年發展,且隨着俄羅斯供氣協議的最終簽訂,中國全方位多源頭的油氣供應格局已經成型。在天然氣方面,初步形成了國產氣、進口管道氣和進口液化天然氣(LNG)並存的多氣源供氣格局。 
      目前,中國進口液化天然氣LNG,進口來源主要是澳大利亞、印尼等國。我國在沿海先後建成深圳、福建、上海、江蘇、大連和寧波LNG接收終端,預計一期所有項目接收液化氣能力達到470億立方米。管道氣方面,我國從中亞三國進口的天然氣每年將達到800億立方米。同時,中緬天然氣管道年輸氣能力爲120億立方米。此次俄羅斯正式簽訂每年供應380億立方米的供氣協議,將在更大程度上緩解中國“氣荒”問題,也讓中國改善空氣質量行動有了清潔能源供應。 
      隨着中國多氣源供應格局的最終成型,國內也需要加快天然氣價格的改革力度。按照有關機構測算,當前雙方協議的管道氣價格在1.94元/立方米-2.4元/立方米附近,跟全國的民用氣價格領域相比,價格存在倒掛現象,必須將國內天然氣價格與進口價格並軌。 
      與此同時,中國也必須加快國內頁岩氣和非常規氣體的開發力度,將全球儲備第一的頁岩氣切實轉化爲可用液化氣,而與俄羅斯供氣協議簽訂之後,中國對於南海油氣資源開採的力度也進一步加大。這些都將進一步提高國內油氣資源的供應。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5-22)
【關閉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報摘要 多空揭祕
工具
要聞
中國工商銀行版權所有 京ICP證 0302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