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22日 05:00 中國和俄羅斯昨日在上海簽署兩國政府東線天然氣合作項目備忘錄、中俄東線供氣購銷合同兩份能源領域重要合作文件。 根據合同,從2018年起,俄羅斯開始通過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向中國供氣,輸氣量逐年增長,最終達到每年380億立方米,累計合同期30年。 合同約定,主供氣源地爲俄羅斯東西伯利亞的伊爾庫茨克州科維克金氣田和薩哈共和國恰揚金氣田,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負責氣田開發、天然氣處理廠和俄羅斯境內管道的建設。中石油負責中國境內輸氣管道和儲氣庫等配套設施建設。 卓創資訊天然氣分析師王曉坤認爲,此次380億立方米天然氣實現供氣後,將會極大優化中國能源消費結構。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佔比將從2013年的5.7%提升到8%,有助於改善大氣環境。 另外,由於當前尚未有長輸管網通至東北地區,東北地區氣源多來自中石油大連接收站以及西北、東北LNG工廠。此次管線貫通有利於東北地區油改氣、煤改氣等進程,並對管道設備企業及燃氣公司構成重大利好。 據王曉坤分析,中俄雙方實現供氣先決條件必須是管道通達,因此首先受益的是提供管道建設、維護等服務的企業;其次是氣源供應企業中石油,中石油掌握氣源比例會進一步提升;再次是城市燃氣企業,尤其是東北等天然氣欠缺地區,未來居民、工業用戶或實現煤改氣、油改氣等項目,當地城市燃氣公司將會異軍突起。 但另一方面,替代產品中的煤炭、成品油消費佔比預計將受擠壓,相關企業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
|
|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5-22)
|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