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22日 06:35 5月21日,近20年的中俄天然氣談判終於塵埃落定。根據中俄雙方在最後一刻簽署的合同,從2018年起,俄羅斯開始通過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向中國供氣,輸氣量逐年增長,最終達到每年380億立方米,累計合同期30年。但是天然氣的價格依然處於保密階段。 根據外媒報道,這份合同總價值在4000億美元,如果俄方每年都能保證38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供應,折算後的氣價應爲350美元/千立方米,這高於中國從土庫曼斯坦等中亞國家進口天然氣的價格,後者約爲320美元/千立方米。 但中俄管道實際輸氣量要逐步達到380億立方米,所以以此推算,中方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價格應高於350美元/千立方米。而俄方表示不會接受比中亞進口氣更低的價格,希望出口中國的天然氣比照輸歐天然氣等值計算,即俄主要氣田出口到中國和歐洲的價格扣除運費和關稅等不可比因素應當是等值的。由於俄羅斯輸歐天然氣價格2013年均價在400美元/千立方米,那麼從俄方的角度來看,中俄天然氣價格區間應爲350~400美元/千立方米。其實,這也是俄方一直堅持的價格區間。 但不可否認的是,俄羅斯當前所面臨的國際政治經濟大環境並不有助於其獲得談判的優勢。從短期看,由於烏克蘭問題的爆發,俄羅斯不僅受到了西方的經濟和金融制裁,也花費巨資需要承擔接收克里米亞的各種成本;而從長期來看,頁岩氣革命的蝴蝶效應已經使得俄羅斯天然氣在歐洲市場的地位受損,不得不放棄天然氣和油價掛鉤的定價模式,採用市場定價,這讓俄羅斯至少每年少賺40億美元。 以上因素意味着中國天然氣市場和資金對於現階段的俄羅斯而言是無法忽視的。而更低的天然氣價格對於俄羅斯來說並非不可接受。根據俄羅斯專家測算,俄羅斯輸華天然氣的成本爲190~260美元/千立方米(取決於接入境地點),即使按照350美元/千立方米計算,俄羅斯依然有利潤空間。另外,在2013年的第一和第二季度,俄羅斯輸歐天然氣價格與市場價格相差無幾,只比市場價格3%,這反過來減輕了俄羅斯拿天然氣輸歐價格和輸華價格做比較的籌碼。 對於中國而言,中方數年來一直堅持從俄羅斯進口氣價格比照中亞進口氣價格。而且未來亞洲天然氣供給將變得更加多元化,定價方式也將變得更爲靈活,時間在中方一側,從天然氣談判角度來說,中方並沒有讓步的理由。 如果考慮到在地緣政治領域內,中俄都有進一步密切戰略協作的客觀需要,中方或許可以接受更高的價格。但是這些就已然超出天然氣貿易的範疇了。
|
|
|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5-22)
|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