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風貌 | 電子銀行 個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購 | 理財 外匯 保險
人才招聘 | 公司業務 機構金融 資產託管 企業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貨
金融信息 | 工行學苑 視頻專區 網上論壇 投資銀行 | 貴金屬 債券 超市
絲綢之路
 
  
    2014年06月23日 10:57
    
      絲綢之路因絲得名。經由絲綢之路,中國絲綢、茶葉、鐵器等物產大量出口西方,或成爲戰士手中的尖刀利刃,或成爲王公貴族們的掌中玩物。史料記載,凱撒大帝和埃及豔后克里奧帕特拉都喜歡中國的絲綢。一次凱撒大帝穿着中國絲袍出現在劇院,引起全場的驚羨。
      中國奉獻給西方世界精美的絲綢,西方也以他們豐厚的物產回饋中國。胡蘿蔔、胡桃、胡麻、胡椒……一個“胡”字,道出了這些物產的來源。這些物產多是通過絲綢之路傳來,如今已成爲人們餐桌上的常客。
      說到絲綢之路上的貿易往來,還有一個有趣的例子:玉門關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關口,相傳西漢時產自西域的美玉,經此關口進入中原,因此得名玉門關。
      不僅物產,雙方的生產技術等也經過絲綢之路交流。中國四大發明中的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通過絲綢之路向西傳播。史料記載。唐朝的造紙工匠最先在撒馬爾罕造紙,使其成爲中國境外的造紙中心,中世紀時聞名歐洲。
      西方玻璃製造技術、阿拉伯的歷法、醫術等也經過絲路傳到東方,造福東方人民。由此帶動了衆多國家的發展,也給中國帶來了多元的異質文明。
      絲綢之路不僅僅是一條或幾條線,實際上它是一張鋪陳在亞歐大陸上的龐大的立體之網,以跨高山、涉荒漠、越大河的雄渾之姿,網住了古代的印度文明、華夏文明、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和希臘-羅馬文明等,形成著稱於世的古代東西商貿之路、文化交融之路和文明互鑑之路。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6-23)
【關閉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報摘要 多空揭祕
工具
要聞
中國工商銀行版權所有 京ICP證 0302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