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11日 15:50 2015年,上海將建起一張電動汽車公共充電網絡,以解決電動汽車個人用戶的充電難題。 不知您是否設想過這樣一種生活:無論在P+R停車場,還是在城市商圈或寫字樓停車場,都能輕鬆快捷地爲自家的電動汽車充電。 到2015年,這樣的生活在上海將成爲現實。 上海發展電動汽車的必經之路 4月23日,一則消息佔據了上海新聞媒體的重要版面,也吊足了想要嚐鮮電動汽車的市民的胃口。當天,風頭正勁的美國新能源車特斯拉,向上海車主交付第一批電動汽車。早在特斯拉登陸上海市場之前,像榮威E50、比亞迪E6等一批國產電動汽車已駛上了上海的大街小巷。 這是電動汽車在上海落地生根併力求開枝散葉的現實樣本。根據《上海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2013?2015)》的預計,到2015年,上海全市計劃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1萬輛以上,總是樂於接受新鮮事物的上海市民早已對購買一輛節能環保的電動汽車躍躍欲試了。 然而,靠電能驅動的電動汽車如何實現續航讓不少市民對電動汽車望而卻步??目前私人充電樁在落地過程確實存在不少制約。“雖有叫好聲,難有上座率”,成爲電動汽車目前在上海推廣過程中面對的現狀。 能否像遍佈城市的加油站一樣,在上海建起一張電動汽車公共充電網絡,以解決電動汽車的充電難題,讓市民有信心將電動汽車從4S店裏開回家?2013年4月,《上海市鼓勵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發展暫行辦法》正式發佈。隨後,上海市交港局制定了具體的建設行動計劃。在這份《上海市中心城區公共充電設施2013?2015年建設行動計劃》中,明確了全市首批25個公共充電點的建設計劃;計劃同時規劃了最終實現中心城區每5平方公里一處快充點、郊區每10平方公里一處快充點的公共充電網絡建設目標,以實現網絡化全覆蓋。當年9月,國家財政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聯合發佈《關於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首次明確了將對包括上海在內的示範城市充電設施建設給予財政獎勵,鼓勵快充網絡建設,這爲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網絡建設運營帶來了新機遇。緊隨其後,國家電網公司2013年12月發佈通知,要求按照“主導快充、兼顧慢充、引導換電、經濟適用”的原則,重點在京津冀、長三角等國家示範城市,規劃佈局快充網絡建設。 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承擔起建設上海公共快充網絡的任務,爲早日建成這張惠及全市、服務民生的網絡竭盡全力,也爲上海發展電動汽車事業輔就一條康莊大道。 快充網點主要位於中心城區 按照適度超前的原則,截至2013年年底,上海已在177個充電點建成約2020個交流慢充樁,隨着後續個人客戶交流慢充樁的新建,預計這一數值將有緩慢增長。預計到2015年,這些交流慢充樁的服務能力在4600輛乘用車左右。按照當年全市1萬輛電動汽車的計劃,另有5400輛乘用車的充電需要通過公共快充樁解決。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爲佈局公共快充網絡,國網上海電力針對充電樁建設中遇到的規劃佈局、建設協調、標準規範、運營模式等問題,加強與上海市多部委的溝通,尋求對上海電動汽車公共快充網絡建設的支持。 2013年,國網上海電力先後向市政府提交了《關於切實加快電動汽車推廣應用及充換電服務網絡建設的情況》的專題彙報,並向市發改委、市建交委多次提交匯報,最終推動上海市出臺了《上海市鼓勵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發展暫行辦法》,協助編制了《上海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2013?2015年)》。同樣在國網上海電力的積極推動下,上海市政府發文成立了“上海市公共充電樁建設推進聯席會議”,國網上海電力作爲唯一的企業躋身各委、辦、區之間,體現了公共充電樁領域“政府主導,電力主體”的地位。 經過與政府部門的積極爭取、多方協調,國網上海電力規劃2014年?2015年公共快充網絡建設目標爲:2014年共建設46處公共快充網點,2015年共建設51處公共快充網點。屆時,這97處快充網點可滿足約5000輛乘用車的充電要求。加上交流慢充樁,即可基本滿足全市9500輛乘用車的充電需求,且大部分在中心城區。 佈局選點以方便爲前提 明確了佈局數量,如何確定佈局選點以形成合理的快充網絡,實現“好鋼用在刀刃上”呢? 目前,上海的道路呈內環、中環、外環、郊環層層擴展的結構,在整體快充網點佈局時,採取網狀式布點策略。在重點佈網的中心城區內,則考慮結合公共停車場(庫)、P+R停車場、支線道路、大型商業設施、大型文化設施、高架道路投影區域等公共區域進行佈局。這些佈局點具有人流車流量大的特點,與快充網點的建設目標定位相符合。同時,佈局點之間又具有交融性與互補性。 或許到了2015年的一個工作日,市民陳先生駕駛電動汽車上班時,可將車停在上海北部的一個P+R停車場充電,再轉乘軌道交通到浦東上班。待他下班取車時,電早已充滿。週末,陳先生和妻子帶孩子到離家2公里外的一個大型公園遊玩,同樣可將車停到公園停車場的充電車位上,實現停車充電兩不誤。而不論哪天,當他開車回家,發現電快用完時,可將車停到與小區隔街相望的一處學校內,因爲那裏同樣建設有公共快充網絡。 公共快充網絡與既有停車場相綁定,將停車時間利用爲充電時間,節約了電動汽車車主的私人時間。同時,一旦車主行駛途中發現電源不足,也可以藉助遍佈全市的公共快充網絡,花5?10分鐘爲愛車先充上部分電能,實現續航。 隨着電動汽車公共快充網絡在上海織就,電動汽車將爲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改變。
|
|
|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6-11)
|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