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委給文化產業送“政策紅包”股票市場兩大途徑助文化企業做強
 
  
    2014年12月04日 07:33
    
      日前,文化傳媒行業再次迎來了國家派發的政策禮包,由財政部、海關總署和國家稅務總局發佈的《關於繼續實施支持文化企業發展若干稅收政策的通知》給文化企業改革發展送上了“硬菜”。與此同時,財政部下達了50億元的2014年度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比2013年增加4.2%,共支持項目800個。 
      中投顧問文化行業研究員蔡靈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如火如荼,正處於高速發展期。文化產業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較大,文化產業的外延較廣、關聯性較強,能夠帶動相關產業快速發展,如互聯網、旅遊等行業。互聯網與文化的融合度日漸增強,對信息消費發展有重要促進作用,文化旅遊的發展也能對餐飲、住宿、交通等行業帶來支撐。 
      隨着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除了政策層面的支持外,資本市場也將在文化產業的發展過程中起到很強的推動作用。蔡靈認爲,資本市場支持文化產業發展具體表現在,一方面,增加文化類企業上市的比例,文化類企業上市的機會相比之前有顯著提高;另一方面,加速文化企業併購重組,增強上市公司對未上市的文化類企業的併購熱情提高。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研究員謝倫燦認爲,資本市場是文化產業做大做強的重要支撐平臺。上市不僅有利於企業轉變經營機制、提升企業活力,同時也有利於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衆多民營文化傳媒企業已逐步度過初創期,形成了較爲成熟的盈利模式,也需要藉助資本市場快速擴充資本實力,迅速發展壯大。 
      清華大學金融學博士趙自兵則表示,文化傳媒行業涉及的新興領域較多,如新媒體、新創意、新商業模式等,其未來的持續盈利能力與穩定性都存在不確定性,如何篩選出優秀的企業推向資本市場、進一步完善產業發展環境、建立健全人才培養機制,將是文化傳媒行業未來發展的關鍵所在。 
      “通過資本市場來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效果主要表現在能夠迅速將資金導向文化產業,解決部分文化類企業資金不足的問題,從而推動文化產業發展。”蔡靈分析稱。不過,他強調,值得注意的是,資本過度涌入文化產業,將使文化產業產生行業性浮躁,不利於精品作品的出現。但整體來說對文化產業的發展利大於弊。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注:本信息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負。

(摘自世華財訊 2014-12-04)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