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風貌 | 電子銀行 個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購 | 理財 外匯 保險
人才招聘 | 公司業務 機構業務 資產託管 企業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貨
金融信息 | 工行學苑 視頻專區 網上論壇 投資銀行 | 貴金屬 債券 超市
三四線城市的機遇與風險
 
  
    2014年05月24日 10:50
    
      在沃爾瑪和家樂福先後公佈自己在未來幾年的擴張計劃後,給低迷不振的零售業和中國投資者也帶來一絲暖意。外資零售企業對於中國市場的信心依然不減,而沃爾瑪加大布局三四線城市,也是在跟隨政府大力推進城鎮化建設的步伐而動的舉措。 
      實際上,不僅僅新的開店計劃,在2013年,沃爾瑪開設了30家新店,僅在2013年第四季度,沃爾瑪就先後在湖南、四川、廣東、河北、江西、河南、湖北、雲南、山西等省市開設了14家新門店,其中超過75%的新店都位於三四線城市。 
      而三四線城市也是一個機遇和風險的並存區域,機遇在於,租金和開店成本相對較低,競爭對手多是本土超市,不具有國際水平的經營能力。由於採購規模所限,與供應商的議價能力也有限。沃爾瑪進入這樣的區域,無疑是當地市場帶來巨大威脅和衝擊的。但是,這並非意味着沃爾瑪一定能戰勝所有的競爭者。在多年前,零售巨頭們首次進入一二線城市時,許多人就曾擔憂過本土超市是否會迅速被擊敗,然而,許多區域超市依靠本地化的採購和經營能力都有過擊敗曾經來勢洶洶洋巨頭的案例。2013年在青島,TESCO不敵本土企業利羣,黯然退出。類似貼身肉搏,最後本土企業勝出的例子不勝枚舉。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所有零售巨頭宏大的開店計劃的背後,都會有一個問題揮之不去,如何提高利潤率?新店能否達到預期的理想銷售目標?在進入中國17年後,身在中國的沃爾瑪還無法展現出它在美國本土那般強大的表現,雖然在一些三線城市的門店裏,已經能夠看到一些沃爾瑪全球購的海外商品,但是,許多分散各地的本土超市巨頭在供應商資源和談判能力上,依然佔據着一定的優勢。而略顯尷尬的是,沃爾瑪中國的相當比例業績是由其非佔據主要規模的會員制業態——沃爾瑪山姆會員店貢獻的。在大賣場業態,沃爾瑪仍然面臨着各地強勁對手或是來自生鮮經營,或是本地化採購,或是區域規模優勢等方面的挑戰。 
      也許在關店的時候,大家會想起《潛伏》裏一句話,“有一種勝利叫撤退。”而在開店的時候,誰也不會想起另一句:“有一種失敗叫佔領。”當然不僅僅對於沃爾瑪,對於所有的全國化擴張的零售企業來說,佔領都不是其目的,而龐大的規模和密集的布點也不是其最終目的。他們最終的目標是,通過密集的門店,強大的物流配送網絡,強大的本地化加全球化採購和議價能力,強大有效的管理能力,最終實現銷售規模和利潤率的同比提升。所有環節中,任何一環都是不可或缺的。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5-24)
【關閉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報摘要 多空揭祕
工具
要聞
中國工商銀行版權所有 京ICP證 0302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