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困於IPO尚未開閘,投行目前仍主要以再融資和債券項目維繫。據統計,7月投行主承銷金額再添1294.09億元,較之6月份1576.04億元的融資規模減少281.95億元,環比下降17.89%。從前7個月的單月情況來看,屬於較低水平。
截至7月31日,今年前7個月投行主承銷金額擴大至8069.64億元,共計74家券商在主承銷增發、配股或者債券方面有所獵獲。而去年同期,投行在再融資和債券項目上主承銷金額爲8744.65億元。投行今年前7個月再融資和債券的主承銷規模比去年同期減少了7.72%。
不過從主承銷數量上看,同比有所增加。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投行主承銷再融資和債券數目共計726家,而去年同期爲630家。從這個角度來說,今年以來單個項目的融資金額有所萎縮。
上海某大型投行人士坦言:“現在投行日子很難過。沒有IPO項目,其他所有項目都在搶,尤其好項目更難覓。新三板、併購、資產證券化都在嘗試,但是收入已經不如從前。”
項目資源競爭的加劇最直接的結果是費率持續走低。上述投行人士介紹稱,“比如債券,現在10億元以上的債券費率一般在0.5%以內,10億以下的一般在0.5%至1%的區間。增發的項目目前費率則一般爲1%至2%,而且增發大股東認購部分要扣除。無論是發債還是增發,費率僅是去年水平的一半左右。”
從債券主承銷情況來看,仍然以企業債居多。今年前7個月企業債的主承銷金額共計3384.5億元,公司債和可轉債則分別爲1029.85億元和203.2億元,其他債券品種的主承銷金額爲1886.77億元。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券商投行之間的分化也進一步拉大,梯形格局更加清晰。比如中信證券,無論承銷數量還是承銷金額均穩居第一,前7個月主承銷了83個再融資和債券項目,承銷金額共計1173.71億元。中信建投證券和海通證券雖然緊隨其後,但承銷金額均僅在500億元級別,分別爲534.94億元和522.41億元,承銷數量分別僅爲39家和25家。而其他主承銷金額逾100億元的券商僅22家,另有13家券商前7個月主承銷金額在10億元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