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風貌 | 電子銀行 個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購 | 理財 外匯 保險
人才招聘 | 公司業務 機構業務 資產託管 企業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貨
金融信息 | 工行學苑 視頻專區 網上論壇 投資銀行 | 貴金屬 債券 超市
首頁債券行情資訊國內市場

從野蠻生長到步步驚心 中國債市規範化必經之路

 
  
    2014年05月15日 06:19
    
      5月份以來,多家上市公司公告其公司債暫停上市,其中包括“11華銳”“11蘇中能”、“12晉煤運”、“09永煤債”等。這些公司早期發佈公司債的時候理由幾乎一致,都是置換銀行貸款,降低融資成本,改善融資結構以及補充營運資金等,然而債券發行後,公司經營業績一路下滑的也並非個案。融資時的信誓旦旦與隨後出現的業績滑坡在中國證券市場屢見不鮮,股民們幾乎習慣了上市公司的業績大變臉。 
      因公司債暫停上市而引發的流動性、信用違約等一系列風險都將隨之而來,投資者的利益或將受到巨大損害。爲何如此多公司債扎堆暫停上市?4月底年報發佈完畢,經營業績較差的民營企業由於沒有政府信用背書,其債券評級面臨下降,此外,超日債對債券市場的衝擊也不容小覷。 
      2014年3月5日,光伏上市公司*ST超日因發行的“11超日債”無法按時支付9000萬元利息,成爲中國債券市場出現的第一起實質性違約事件。自超日債違約之後,債市投資也已經切換風格,擇券從唯高收益轉向需要嚴格甄別信用風險。 
      中國債券市場發展到今天20多萬億元的市場規模,其發展經歷了從“野蠻生長”到“步步驚心”的鉅變。 
      上世紀90年代前半期,我國信用債市場曾經歷過一段野蠻生長的激情歲月,爾後因“327國債事件”的爆發嘎然而止。這是一次改變歷史的重大挫折,從此中國債券市場陷入了冰凍期,一直到短融誕生打開局面。隨後公司債迎來了浩浩湯湯的擴容浪潮,其間雖爆發過一些信用事件,均未能演化爲實質性違約案例。一直到超日債的出現,債券市場新的考驗開始了。 
      其實,從2011年初超日債上市伊始,到2013年年中超日債退市前投資者最後的逃離窗口,*ST超日給足了投資者風險信號,然而,中國債券市場的不完善,讓投資者以爲超日債會和此前ST海龍一樣,有政府兜底,但是,這次他們錯了,超日債的投資者們爲他們的激進和盲目付出了代價。 
      縱觀國內外債券市場,一個沒有違約的市場是不健康的,它扭曲市場機制,使投資者過於盲目,其結果是閉眼買債。超日債終結了中國債券不違約的神話,這對於規範國內債券市場來說,是一個里程碑式的進步,債券不違約的終點也將是信用風險釋放的新起點。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5-15)
【關閉窗口】
債券業務導覽
中小企業集合票據業務
緩解優質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個人: ·記賬式債券 ·憑證式國債
企業: ·櫃檯記賬式債券 ·上市發債顧問
  ·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承銷
每日關注
·新品速遞 ·櫃檯交易債券價格 ·已到期記賬式債券
·交易提示
分類新聞 更多>>
·國債 ·企業債 ·可轉債
·短融債 ·票據 ·回購
中國工商銀行版權所有 京ICP證 0302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