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沒有老人的幸福,難有社會的和諧。隨着我女兒的降生和漸漸成長,作爲一名年輕母親,我更加體會到自己母親多年來含辛茹苦撫養我成長的不易,更加深切地體會關注老人健康是自己的責任,因而在今年重陽節來臨之前,我與愛人就提前琢磨着給母親送點什麼樣的禮物更有意義。
我母親出生在60年代初期,現代的年輕人是很難想到那個年代的人是多麼的不易。隨着自己漸漸地懂事,也才逐步瞭解生長在那個年代的人所經受的磨難。母親兄弟姐妹共有5人,她在家中排行老四,由於家中只有外公一個人有正式工作,善良的母親爲了減輕家裏的負擔,1976年,初中畢業後,就下放到湖北大冶農村務農,而且一呆就是4年。1980年,母親抽回城裏,被安排到外公工作的一家大型鋼廠的集體企業從事建築隊工作,每月工資只有幾十元,成家後也沒有住房,一直擠在奶奶家共同生活,直到1998年,當地實施舊城改造纔有了自己的新居。1982年,隨着我來到人世間,家庭經濟狀況更加捉襟見肘……
2000年,企業改制風起雲涌,母親所在的集體企業被迫下馬,每月只能領到300多元的生活費。後來父母離異,母親不得不給人打工撫養我。直到2012年2月,母親才正式辦理退休手續,現在每月可從社保領取1300多元的退休金。
由於城市生活成本上升,我母親每月的工資除去物業管理費、水電費300多元和基本生活費800多元開銷外,也成了“月光族”。
多年在惡劣環境下超強度的體力勞動,使母親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不請自來。爲治病每月要購買160多元的藥品。從我結婚到現在有了自己的女兒,都一直沒有離開過母親,家中的開銷幾乎全部依靠母親一人承擔,好在我愛人經過近幾年艱辛打拼,家庭經濟狀況終於有了根本性的好轉,也有條件考慮爲母親晚年養老做點實事。
爲了讓母親晚年生活幸福,我與愛人商量,決定趁自己目前經濟狀況還可以,儘早爲母親購買一款養老保障型產品,早在幾個月之前,我與愛人就留意多家商業保險公司經營的產品,經過諮詢和反覆比較,我與愛人最終決定爲母親購買中國人壽“福滿一生”產品。
2012年10月10日,我與愛人接到中國人壽黃石分公司的邀請,參加定於10月14日在黃石國壽公司大樓舉辦的“國壽月,福滿情”客戶答謝會,現場聆聽理財專家對中國老齡化社會有關養老、醫療及保險保障有關情況的分析,現場決定今年重陽節給母親贈送5萬元的國壽“福滿一生”保險產品,祝願母親“重陽”更“福滿”。
想着母親老有所養,作爲必須承擔贍養父母義務的兒女,我感到身上的擔子減輕了許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