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條件保證續保,且保費不會受投保人健康變化、年齡增長而增加,最高可保障至100週歲。”自2007年《健康保險管理辦法》實施後,曾一度大熱的“終身醫療險”逐漸淡出保險市場。不過,筆者近日走訪時發現,在保險迴歸保障功能的大趨勢下,不少公司在新產品設計上重新加入“終身保障”的概念。
何爲終身醫療險?據專家介紹,醫療險有長短期之分,短期醫療險期限一般較短,一旦發生理賠或者被保險人健康狀況出現變化,續保時可能面臨加費甚至拒保且最高投保年齡在70歲之下;但終身醫療險的出現打破了這一限制。終身醫療險通常採用均衡費率,保費不會因爲被保險人年齡和健康狀況的變化而增加,並且無條件續保,被保險人無需擔心保險公司提高保費或拒保。
終身壽險並非無限制
據瞭解,現在市場上比較常見的是短期醫療險,需要一年一續保,如果頻繁理賠或者被保險人健康狀況發生變化,轉年保險公司就有可能不再續保,或者加費。而終身醫療險就不存在這個問題,其無條件保證續保,免除客戶擔心因理賠後不能續保的後顧之憂。終身醫療險通常採用均衡費率,保費也不會受投保人健康變化、年齡增長的影響而增加。
不過,業內人士表示,雖然終身壽險可無條件保證續保,但這樣的“終身”其實受到雙重因素的限制。其一爲給付年齡,筆者在某保險公司最近上市的一款附加終身醫療保險產品宣傳冊上看到,其最高可保障至85週歲,可見其所謂的“終身”是較傳統產品65週歲而言,並非沒有時間限制。另外,終身醫療險也受理賠上限的約束,如保額10萬元的某終身醫療險,若被保險人因住院、重疾等發生的給付已經達到10萬元,則保險合同終止,這就意味着,終身醫療險並不等同於享有終身保障。此外,筆者注意到,目前市面上推出的終身醫療產品大多是津貼類的,並沒有包括住院報銷的部分,所以在投保時也要再搭配其他種類的產品。對於險種的本身瓶頸,業內人士認爲,目前市場上的終身醫療險尚處於初級階段,國內醫療體系的現狀和保險市場環境,醫療費用補償型或者不設保額的終身醫療險風險太大,短期內無法實行,但市場前景仍值得期待。
傳統醫療保險的特點
傳統醫療險的主要優點就在於,投保人可根據自身情況,靈活選擇投保年份,有較高的財務自由度。但這類產品在承保、續保等方面,卻對投保人有諸多規定:
年齡超過40歲的投保人比更爲年輕者的體檢標準嚴格,而對於超過50歲的投保人幾乎都要求參加體檢,體檢項目也會更多;在年輕時由於身體健康幾乎都可以續保,並且有些公司還會對連續幾年沒有發生理賠的客戶實行續保保費優惠,但對中老年人尤其對於多次發病並有理賠記錄者,保險公司要麼拒絕續保,要麼會增加保費;大多數保險公司規定的最大續保年齡都爲60歲或65歲,65歲以後就不再享有醫療保障。
終身醫療保險的特點
終身醫療險創新之處就在於“終身”二字,在投保年齡上相比較於傳統醫療險跨度更大,可達到85週歲,有些更是延長至100週歲。目前市面上可見的數款終身醫療保險有諸多共同之處:一是保費不會隨着投保者的年齡增長和身體狀況的變化而增加;二是不存在中途(保險公司)提高保費或拒保的現象;三是合同都有最高賠付金額“封頂”,當醫療賠付的總額度達到了合同約定的最高保障限度後,不論投保人是否生存,這個保險計劃就自動終止。
終身醫療險宜搭配其他險種
相對於傳統醫療險,終身醫療險是險種的創新,作爲消費者,也需要及時調整投保思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投保。現今終身醫療保險基本屬於津貼型,只有住院補貼而不能報銷醫療費用,搭配其他險種很有必要。
一般而言,人的一生免不了磕磕碰碰、大病小病,因此建議消費者購買意外醫療險等作爲補充。而且,意外醫療險一般是單次或年度購買,隨時可以中止,不會和終身醫療險出現重複投保的問題。
此外,40歲以後就進入疾病高發期,除了需要保障一般的疾病,重大疾病也不能忽視。一般重大疾病險累積繳費20年,保障年限最高也可達80週歲左右,其間出險可以獲得全額保險金;如果沒有出險,到期後也可以全額領取保險金。所以,重大疾病防範也需要提前着手,依靠重大疾病險,讓自己的保障更加全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