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輸入30
您所在的位置:
常走更健康
 

  汽車、地鐵、電梯……各種代步工具的普及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也使我們行走的時間越來越少。行走對促進人體健康意義重大,雖是最平凡的行爲,卻常常有不凡的效果。

  世界衛生組織將行走定義爲“世界上最好的運動”。研究表明,人體的各種解剖結構、生理機能、心肺的形成、人體骨骼、肌肉位置等方面最適合步行。我國自古就有“走爲百練之祖”的健身經驗談,其中傳統醫學認爲,雙腳是人體的健康之根。走路刺激腳底穴位,能舒筋通絡,活血順氣,強身健體。現代運動醫學研究也證實:走路時,骨骼、肌肉、韌帶、神經末梢都要參加運動,從而促進血液循環,調節大腦皮層的活動功能,促使身體各種激素分泌,使人心情愉悅。走路防病並延緩衰老。相關醫學研究表明,一週健步走7小時以上,可以降低20%乳腺癌、30%心臟病和50%糖尿病的罹患率,而中老年人每天散步2.4公里以上,心臟病發作率將降低50%。

  從進化論角度看,步行是人類最好的運動。運動專家建議,如果單純的走路讓你感到乏味枯燥,不妨變着花樣走,會收到意想不到的養生效果。

  倒着走緩解腰背疼痛

  人體肌肉中,負責反向運動的肌肉量遠遠低於正向肌肉量。因此,它是人體中最爲薄弱的環節。進行倒着走鍛鍊可以彌補其不足,使雙向肌肉都變得飽滿有力。而結實健壯的反向肌肉對於來自外界的;中撞力或擠壓力具有一定的緩衝作用,有助於應對意外事故和外傷的發生等;倒着走能有效地刺激人的神經系統,使人的動作更敏捷和協調;倒着走還能促進大腦皮層緊張感和興奮度,有助於全身功能的調節。對久坐的人來說,通過倒走能夠有效緩解身體疲勞和腰背痠痛之苦。

  走走跑跑燃脂肪

  先做短時間高強度運動,再換一種時間稍長的低強度運動,從而給身體留出恢復的時間,叫做間隔式訓練。與持續的有氧運動相比,間隔式訓練法的運動強度更高,並且能減少運動後的痠痛和疲勞感。同時,高強度的運動也使得脂肪燃燒速度加快。運動時,可以先快跑15秒,然後走路45秒,這樣交替運動20分鐘。也可以快跑60秒,然後快走3分鐘,這樣交替進行30分鐘,長期堅持效果顯著。這種方式強度比較大,運動完要抖抖腿,甩甩胳膊,放鬆全身,以緩解肌肉的緊張感。

  甩手大步走不駝背

  老人常因背部肌肉薄弱、鬆弛,造成脊柱變形、駝背。走路時,不妨甩開手大步走,可讓腰背部肌肉得到舒張,同時,還能鍛鍊背部和腹部肌肉,減輕腰部負擔。行走時要注意上身挺直,下巴前伸,高擡頭,兩肩向後舒展,邁步大小以兩臂伸直的距離爲宜,同時前後甩臂,一般以每分鐘80~90步爲宜。

  注:本信息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負。

(摘自中國保險報 2014-09-02)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