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國家衛生計生委發佈首個《中國家庭發展報告》。《報告》指出,我國約有4.3億戶家庭,有65歲以上老人的家庭已超過8800萬戶,佔全國家庭戶的比重超過20%,給家庭養老帶來挑戰。
家在變小
家庭戶平均人數由上世紀50年代的5.3人變爲2012年的3.02人。
《報告》指出,中國家庭規模日益小型化,平均家庭戶規模爲3.02人。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家庭戶平均人數一路下滑,由上世紀50年代的5.3人縮至1990年的4.0人,再減至到2010年的3.1人,直至2012年的3.02人。家庭戶構成方面,1—2人微型家庭的數量大幅增加;3—4人小型家庭戶數量明顯減少;5—6人中型家庭戶佔比下降;7人及以上大型家庭戶數量繼續減少;城鄉各類家庭戶分佈變化趨勢高度一致。2010年城鎮和農村家庭戶數量排在第一位的都是3人戶,排在第二位的都是2人戶。
家庭類型顯現多樣化。核心家庭(一對夫婦與未婚子女組成)比重持續下降,獨居老人比例有所上升,單親家庭、丁克家庭、隔代家庭等快速增長。流動人口舉家遷移的趨勢日益明顯,流動家庭和留守家庭大量出現。
長者增多
65歲以上老人的家庭,佔全國家庭比重超20%。
《報告》顯示,直系家庭(由父母同一個已婚子女及子女組成)的數量和比重顯著增長。2010年家庭總數爲9240萬戶,佔全部家庭戶的比重爲23%,比2000年增加了24.9%,空巢期來得更早且持續時間更長。
目前,中國有65歲以上老人的家庭已超過8800萬戶,佔全國家庭戶的比重超過20%。在人口老齡化加速的背景下,中國有老年人的家庭出現了大幅增長,第五次、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00—2010年期間,有65歲以上老人的家庭增加了28.7%。
隨着家庭規模的縮小,老年人壽命的延長和高齡老年人數量的增長,尤其是當老年人喪偶或失能之後,家族養老壓力增大,對家庭照料的需求迅速增長,緊張的工作節奏使年輕父母也無暇照顧,特別是老人獨居、留守家族等一些特殊家庭的養老問題較突出。
挑戰增加
家庭對外部支持的依賴程度提高。
快速的人口老齡化給家庭養老帶來挑戰,家庭對外部支持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同時,家庭發展支持政策尚不夠完善。隨着老年人口比例的不斷提高,涉及老年人養老的各種問題必然會越來越多。在引導和鼓勵年輕一代履行贍養義務的同時,如何儘快構建和完善社會化養老體系,形成全社會尊老、敬老、愛老、養老的社會氛圍,切實保障老年人的權益迫在眉睫。
構建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中國的家庭養老日漸退位,政府應承擔的責任越來越大,就目前情況看,完全靠政府大包大攬也不現實,需要社會方方面面共同努力加以應對。
各級政府必須切實加大投資,加快老年福利院建設與發展。國家應在制定每個五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時,同步制定社會養老規劃,清晰地界定政府與市場的角色,完善養老保障制度,確保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統籌規劃,周密安排,建設好社會養老福利院,擴大服務領域,加快惠普型養老服務體系發展,完善各項設施,在保障“三無老人”集中供養的基礎上,逐步擴大養老服務領域,延伸至失獨家庭、獨居、失能老人,使養老服務走向社會化,保障有需要的老人老有所養。
商業保險是國家整個養老保險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市場經濟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社會保險爲百姓提供的是最基本的保障,而商業保險能滿足人們多樣化,更高的保障需求,彌補社會保障的空缺。保障水平的不足。因此,大力發展商業保險,充分發揮其增進民生福祉,讓晚年養老更全面,品質更高。
鼓勵家庭成員承擔養老服務責任,構築養老服務的第一道防線。家庭可成爲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的最基本的單元。從傳統意義上講,家庭成員的養老服務應當屬於居家養老的範疇,隨着社會結構的變動與發展,社會通過一定的方式使家庭成員的養老服務的一部分,減少老年人對社會化養老服務的需求,實現家庭養老服務社會化。當前,國家要出臺一系列鼓勵贍養老人激勵政策,在政策性租房、個人繳稅、勞動休假制度方面鼓勵家庭成員爲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
加快推進社區一體化養老服務。因地制宜,綜合調查社區居民的養老意願,根據老人、家屬的需求建設社區養老模式,在權衡社區居民的經濟能力後,根據政府的支持制定合理的收費標準,有償或無償爲轄區老齡居民服務。同時,社區要關注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建立休息室、閱覽室、書畫室、老年餐廳、老年課堂、文體活動室、醫療保健康復室;定期開展老年人健康知識講座、老年人書畫、合唱等多種多樣的文體娛樂活動,提高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大力發展養老服務產業。爲需求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礎。養老服務的充分供給是社會化養老體系的核心所在,也是養老需求管理的重要基礎。政府可以通過鼓勵和支持養老服務產業發展,增加養老服務的借給,增加老年人的選擇性,重點應該通過制定產業發展規劃,指導目錄,行業標準等加強產業引導,通過出臺稅費減免,土地政策傾斜等措施加強政策扶持,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和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等培育和振興產業市場。
加強養老服務業的規範管理。提高養老服務隊伍的道德素質和專業化水平,加強服務道德理論學習和專業技能培訓、講座,及各種形式的技能競賽;完善社工師、心理諮詢師配置,不斷完善服務價值理念,重視養老服務隊伍的專業化建設,關愛老人身心健康,尊重老人的意願,滿足老年人的文化精神需求,積極引導志願者開展專業服務,根據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心理特徵,組織各種形式的活動,保證老年人安享晚年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