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輸入30
您所在的位置:
光顧養老展會的老人
 

  5月6日,第四屆中國國際養老服務業博覽會謝幕。在展館內,除了養老產業的工作人員之外,白髮蒼蒼的老年人成爲參觀的主流羣體。他們帶着各種各樣的目的來到這裏,希望給自己的老年生活找到更多的解決方案。

  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盧先生和劉女士是一對退休夫婦,他們一起來到展館。“我們是希望能到三亞或者昆明等地去養老,所以非常關注這些地方的養老公寓。”盧先生說,劉女士氣管不太好,尤其是一到冬天總是咳嗽,再加上北京的空氣不是很好,所以萌生了到外地去養老的念頭。他們來博覽會是希望得到更多異地養老的信息。通過展會,盧先生和劉女士蒐集了不少三亞樓盤的資料,同時,他們也瞭解到一些能異地養老的項目。

  北京有一家養老會所,只要成爲它的會員,每年都有到三亞、昆明或者廣西、大連的養老機會可以選擇。“以前我們只知道到外地買房子這一條途徑,既然有其他的方式,我們選擇的機會就更多了,畢竟買房子經濟負擔比較大,而且還只能去一個地方。如果能每年去一個地方,那也是很不錯的選擇啊!”劉女士說。

  72歲的趙女士是由女兒陪伴過來的,記者在一家養老護理中心的展臺見到趙女士和她的女兒王女士。王女士介紹說,她73歲的父親生活已經不能自理,平常主要靠趙女士和兒女們打理,同時請了一個鐘點工。這次她陪母親過來主要是想多瞭解一些關於老年人護理的問題。剛剛二人剛參觀了幾個居家養老的展臺,蒐集了一些資料,準備回家之後好好研究一下,也許以後能用得上。這時,展臺上的工作人員正在演示如何幫助臥牀老人換衣服,趙女士看得非常認真。演示結束後,趙女士說,她得好好學,以便回家後更好地照顧老伴兒。

  一些養老院的展區也聚集了不少觀衆。家住北京東城區的童先生對北京遠郊延慶的一所養老院很感興趣,正和展區工作人員詳細諮詢,並約好時間去實地參觀。記者在養老院展區的展示牌上看到“碧波盪漾”“自然草原景觀”“綠色大氧吧”等溢美之詞。童先生說,他已經退休5年了,孩子們都很忙沒有太多時間陪伴他。他和老伴兒商量着以後可以住養老院,現在就開始關注,蒐集更多的信息。

  在展會上,許多養老院都組織了參觀預約登記,記者在一家養老院的登記本上看到,僅僅上午開展兩個小時,就有20所位老人預約參觀。

  一些中介機構在展館的表現也很活躍。一家網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可以爲老人提供更多的養老信息,並介紹不同種類的養老院供老人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價位不同、服務內容不同,讓老年人擁有更多的選擇餘地。

  保險公司的展臺在養老金融展區也很搶眼。柴先生拿了許多合衆優年生活的宣傳材料,他告訴記者,人老了,對健康和醫療的需求非常多,看到合衆優年生活的國際綜合護理中心,非常感興趣。幸福人壽展區打出了“以房養老”的巨大展示牌。據工作人員介紹,目前諮詢的人很多,不過因爲是新生事物,還沒有具體辦理。

  一些高校與養老有關的專業也受到關注。43歲的吳女士就在二號館美國南加州大學的展區處諮詢。她本來是想過來給70多歲的老母親找一個合適的養老院的,卻被南加州大學老齡科學應用研究與管理學院的展區吸引了。她說,現在老齡化這麼嚴重,未來和養老產業有關的專業一定好找工作。女兒今年考大學,如果真有這樣的專業,她建議女兒報考。所以,希望瞭解更多信息。

  據介紹,此次博覽會一共有5萬餘名觀衆前來參觀。

  相關人士認爲,此次博覽會觀衆踊躍,或許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老齡化趨勢的日益嚴峻。去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指出,當前,中國已經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階段,2012年底中國60週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94億,2020年將達到2.43億,2025年將突破3億。

  老年羣體需求正在催生一個巨大的老年消費市場。不過,龐大的老年羣體養老服務需求日益增長,已經大大超過了當前的供給能力。原民政部辦公廳主任、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巡視員王來柱透露,全國老齡辦受國務院委託,完成了一個《中國養老產業規劃》,在這個規劃中提出,到,2030年,我國養老服務業的總產值要突破10萬億。

  注:本信息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負。

(摘自中國保險報 2014-09-02)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