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輸入30
您所在的位置:
仲春話養生
 

  仲春時節,天氣回暖,風和日麗,萬物復甦,養生保健應順應春天陽氣升發、萬物始生的特點,疏肝健脾,注意顧護陽氣,着眼於一個“生”字。

  飲食調節

  飲食宜甘而溫,富含營養,以健脾扶陽爲原則,忌過於酸澀,宜清淡可口,忌油膩生冷,尤不宜多進大辛大熱之品,如參、茸、烈酒等,以免助熱生火。宜多吃含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特別是B族維生素)豐富的食品,特別是各種黃綠色蔬菜,如瘦肉、豆製品、蛋類、胡蘿蔔、菜花、大白菜、柿子椒、芹菜、菠菜、韭菜等,此外,還應注意不可過早貪吃冷飲等食品,以免傷胃損陽。

  起居調養

  早睡早起,舒展形體。衣着宜“下厚上薄”,既要寬鬆舒展,又要柔軟保暖。同時天氣乍暖還寒,衣物不可頓減,以防出現呼吸系統的疾患,如流感、肺炎等病。根據“春捂秋凍”的原則,隨氣溫的變化增減衣服,以適應春季氣候多變的規律。

  精神調攝

  精神調攝宜情志內守,豁達樂觀,使自己的精神情志與春季的大自然相適應,充滿勃勃生氣,以利春陽生髮之機。應做到疏泄條達,心胸開闊,情緒樂觀,戒鬱怒以養性,假日去踏青問柳,遊山戲水,陶冶性情,可使氣血調暢,精神旺盛。

  運動鍛鍊

  春天空氣清新,這種環境最有利於吐故納新,充養臟腑。春季加強鍛鍊,可令人思維敏捷、不易疲勞,增強免疫力與抗病能力,爲一年的身體健康打下基礎。人們可根據自己年齡與體質狀況選擇戶外活動,如太極拳、慢跑、放風箏、春遊踏青等。

  預防疾病

  天氣回暖,空氣溼潤,溫熱毒邪開始活動,致病的微生物細菌、病毒等亦隨之生長繁殖,易發生流感、肺炎、麻疹、白喉、水痘、百日咳、猩紅熱等傳染病,部分慢性病如胃病、肝病、高血壓、眩暈或失眠等消化系統及精神神經系統疾病也易高發。預防措施:一是加強保健鍛鍊,提高機體的防禦能力。二是講衛生,除害蟲,消滅傳染源。三是多開窗戶,使室內空氣流通,保持空氣清新,接受陽光的照射,減少疾病的發生。在流感流行期間,也可用食醋燻蒸法,或服用中藥預防。

  注:本信息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負。

(摘自中國保險報 2014-09-02)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