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保險行業存在定價風險、投資風險、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的風險和公司內控不嚴等四方面的風險。”保監會主席吳定富在日前召開的2007年全保會上認爲,加強風險控制、改變粗放式增長模式和改革創新是保險業可持續發展的關健。
共存在“四大”隱憂
最新數據顯示,2006年全國實現保費收入5641億,同比增長14.4%;共支付賠款和給付1438.5億;實現投資收益955.3億元,收益率達到5.8%,爲近3年最好水平。保險深度2.8%,保險密度431.3元。
儘管去年我國保險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但吳定富指出,發展存在隱憂,保險業風險具有潛在性、長期性和複雜性的特點,保險業面臨四大主要風險:定價風險、投資風險、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的風險和內控不嚴的風險。
“隨着保險費率管理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有可能出現新的定價風險,產生新的利差損;隨着投資渠道的不斷拓寬,面對一些全新的領域,保險業在投資經驗、專業技術人才和風險控制技術等方面都比較缺乏,運作其中,必須慎之又慎。”
高管“高薪”低效
吳定富指出,目前一些公司管理經營成本特別是高管人員的薪酬不斷攀升,產險綜合成本率從2005年的97.5%上升到2006年的102.7%。壽險公司營業費用從2005年的270億元增加到2006年的340億元,增幅高於壽險公司保費收入增速14.7個百分點。
“伴隨高管們年薪的年年看漲,是保險公司營銷員的高流失率,是保險公司經營的持續粗放化,是公司凝聚力的日益渙散。”爲此他表示,保監會將會同人事部,對國有保險公司高管薪酬進行清查,並制定出相應的薪酬標準。
改變粗放式增長方式
目前保險業的粗放發展主要體現爲“三高一低”,即高投入、高成本、高消耗、低效率。吳定富指出,這突出表現在一些公司的業務增長主要依靠設機構、鋪攤子,主要通過加大投入謀求外延式擴張,集約經營和內涵式增長的能力不強。
“目前保險公司管理水平比較低,主要依靠簡單的費率和手續費競爭佔領市場,部分公司追求短期利益,對保險資源進行掠奪性開發,嚴重損害了行業的整體形象。”吳定富認爲,改變粗放式增長、調整優化結構、推進保險產品大衆化是今後保險業發展的關健。
據瞭解,保監會今年將大力推進保險產品大衆化,鼓勵保險公司開發保障適度、價格合理、手續簡便的保險產品,讓消費者得到低價高效的專業化服務。
監管以“五管”爲重點
吳定富指出,有些公司財務數據不真實、賬外賬、虛增利潤、資金投資少監控、內外勾結侵害公司利益等現象時有發生,這反映了保險公司的內控嚴密程度和執行力有待進一步提高。因此要加強改善監管,防範化解風險,切實保護廣大被保險人利益。
他強調,保監會今年將以“五管”爲重點,即加強高管人員管理、加強保險資金運用監管、加強公司治理結構監管、加強償付能力監管、加強市場行爲監管,着力提高監管實效。
今年工作重點:着力“三農”險、責任險。保監會主席吳定富在日前召開的2007年全保會上指出,今年2007年我國保險業重點發展“三農”保險,並將推進建立政策性農業保險巨災準備金制度。
最新數據顯示,2006年我國農業保險實現較快增長,保費收入8.5億元,同比增長16.2%,已成爲新的保險業務增長點。
2006年,保監會制定了《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方案》,並針對不同地域的特點,開展各種“三農”保險的試點工作,開辦了玉米、水稻、生豬、奶牛等種、養殖業保險,累計承保農作物面積1.45億畝、牲畜2.46億頭。
目前江蘇、河南、廣東等省市的63個縣參與了新農合試點,2006年參合農民達2111萬人,參合率91%;共籌集合作醫療基金10.7億元,爲673萬人次提供補償金額6億元。
此外,今年保險業將大力發展責任保險,加快煤炭、旅遊行業和公衆聚集場所強制責任保險的試點工作,繼續爭取將責任保險納入社會應急機制。保監會已與建設部、公安部、國家旅遊局、安監總局等部門聯合下發了一系列指導性文件,責任保險產品創新取得積極進展;確保交強險制度順利實施和平穩運行。
據瞭解,今年我國保險業將加快保險產品的創新,重點開發安全生產責任、建築工程責任、環境污染責任等保險業務,探索建立多形式、多渠道的農業風險保障體系,全面提升城鄉保險保障水平。
(作者:葉志明)
注:本信息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