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存在的問題,與會人員提出幾個解決辦法。
辦法1:健全工資支付保障長效機制
首先要加強對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的監督管理,加強對拖欠工資用人單位的處罰力度,重點監控農民工相對集中行業的企業和曾有拖欠工資行爲的用人單位。建立治理農民工欠薪問題的責任制度和欠薪應急週轉金。
加強對用人單位勞動合同簽訂情況的監督檢查工作,確保在年底使全省勞動合同簽訂率達到86%,爭取明年能達到90%。
辦法2:給農民工更好的就業和培訓環境
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普遍應該向農民工開放,免費提供各種基本的就業服務。公共職業介紹機構要向農民工全面開放,免費提供相關服務。同時,要針對農民工的特點,大力開展農民工專項職業能力培訓考覈,爭取使大多數接受培訓農民工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或專項職業能力證書。
辦法3:制定適合農民工特點的社保制度
省勞動保障科學研究院的王根生認爲,我省的農民工養老保險制度,主要是根據城鎮職工的模本來制定的,並不完全適合農民工的特點。養老保險有一定的繳費基數,農民工的工資本來就低,又需要養家餬口,他們可能會覺得承受不了。
其次,農民工的流動性比較大,而因爲國家社會保險政策的限制,養老保險統籌基本異地轉移困難,導致農民工的社會保險參保率不高。王根生表示,可參考上海的綜合保險制度,如果農民工參保,在工傷保險方面可有優惠。
相關新聞
杭州百萬低收入農民工可參加“雙低”養老保險。
和百萬農民工有着切身利益的《杭州市農民工基本養老保險“低標準繳費低標準享受”試行辦法》已發佈實施。符合參加杭州市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條件的各類企業中、收入偏低的農民工可自願申請按“雙低辦法”參保繳費。
繳費基數和比例如何?
職工個人繳費基數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計算。新參加工作、重新就業和新建用人單位的職工,當年職工個人繳費基數按用人單位確定的月工資收入確定。職工上年月平均工資低於全省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按全省職工月平均工資60%覈定繳費基數。上年全省職工平均工資公佈前,按前一年全省職工平均工資確定。職工個人繳費比例爲5%。
單位繳費基數按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統一辦法的規定執行,繳費比例爲14%。
個人賬戶如何建立和管理?
按“雙低辦法”參保繳費人員的個人賬戶按本人繳費基數的5%記入。職工個人賬戶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
按“雙低辦法”參保繳費人員在參保繳費前後,有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統一辦法繳費年限的,其個人賬戶的記賬額與按雙低辦法參保繳費期間的個人賬戶記賬額合併計算。
基本養老金如何計發和調整?
按“雙低辦法”參保繳費人員到達法定退休年齡時,繳費年限滿15年的,從其辦理退休手續的次月起,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按“雙低辦法”領取的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雙低辦法”的養老金調整與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統一規定進行的基本養老金調整同步進行,調整標準按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調整標準乘以計發係數確定。
按“雙低辦法”領取基本養老金人員不適用最低基本養老金規定,其基本養老金(含物價補貼)低於杭州市區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杭州市區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予以補足。
繳費年限折算及養老保險關係如何轉移?
按“雙低辦法”參保繳費人員到達法定退休年齡時,允許將“雙低辦法”的繳費年限折算爲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統一辦法繳費年限。折算辦法爲:“雙低辦法”繳費年限×0.678。折算後的繳費年限精確到月。
“雙低辦法”繳費年限經摺算或折算後與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統一辦法繳費年限累計計算達到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的,可按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統一辦法計發基本養老金。
參保繳費人員如何跨統籌地區流動?
按“雙低辦法”參保繳費人員跨統籌地區流動,轉移手續按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統一辦法的規定辦理。要求按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統一辦法繳費辦理關係轉移的,可在按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統一辦法繳費基數和比例補足“雙低辦法”繳費年限內的單位和個人繳費比例差額後辦理。暫時無法轉移的,可以保留養老保險關係和個人賬戶,並不間斷計息。
(作者:翁浩浩 魏皓奮)
注:本信息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