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輸入30
您所在的位置:
農民工爲何退保 社保並不完全適合他們?(一)
 

  浙江省總共有1783萬農民工,如此龐大的農民工隊伍,存在的問題也不少:比如工資偏低生活壓力大;經常加班加點卻敢怒不敢言;絕大多數人都沒參加社會保險,去年僅杭州地區退保的農民工就有近10萬人……近日,在我省召開的農民工工作會議上,大家直面農民工目前存在的幾大問題。

  問題1 工資偏低且不按時發放

  【案例】杭州下沙某服裝廠的操作工日前向省勞動保障監察總隊投訴:因服裝加工必須按件計酬,但廠裏規定要產品合格纔有錢,結算時,老闆雞蛋裏面挑骨頭,工人們原來800多元的工錢,能拿到手的少得可憐。

  執法人員表示,如果企業與員工有約定實行事後定價,無可厚非,但如果不能給農民工支付與其勞動量相適應的工資,那就屬於違法行爲。

  【現狀】目前,農民工的勞動報酬普遍都很低,他們的工資收入、福利水平的增長遠遠沒有跟上社會平均漲幅。

  有些企業把最低工資標準作爲支付農民工的工資標準,許多實行計件工資制的企業,企業主故意把產品計件單價、定額標準壓低,職工的收入表面上超過最低工資標準,但如果扣除加班工資後,實際工資水平並沒有達到最低工資標準。

  問題2 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

  【案例】今年9月,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某公司因爲讓勞動者超時加班而被罰11.52萬元,成爲杭州近幾年來處罰金額最大的一起非法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案件的“主角”。

  該公司的工人每天至少工作10小時。從工資單上看,員工一個月多的能拿1000多元,而且有加班工資。但根據《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每月不得超過36個小時。雖然公司發放了加班工資,但屬於超時加班。

  【現狀】目前,很多企業都無視農民工的合法權益:首先是農民工勞動合同的簽訂率偏低。一些用人單位爲了逃避應該擔負的社會責任,不與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有些企業雖然簽訂了勞動合同,但不按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在簽訂合同時,變相收取保證金、抵押金的現象依然存在。

  其次是農民工超時加班問題相當嚴重。農民工通常日工作量都在10小時以上,有的甚至達到12—16個小時,很少有固定的休息日,節假日休息時間也沒有保證。超時加班及未按最低工資標準執行等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問題,在不少勞動密集型企業中存在。

  問題3 農民工社會保障不夠完善

  【案例】安徽人張師傅是杭州市濱江區長河鎮一家裝修公司的裝修工,工作了兩年多,公司去年爲他辦理了基本養老保險。由於老家的兒子馬上就要升初中,但張師傅月收入才800多元,他想到上海去找份收入更高的工作,於是選擇了退保。

  “雖然老闆待我很好,還爲我辦了保險,但我們爲了生計還得經常流動,現在我要去上海,只能把養老保險賬戶裏的錢取出來帶走。”張師傅說,辦理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民工絕大多數是合同制職工,按規定,男年滿60週歲、女年滿55週歲,繳納滿15年以上纔可領取基本養老保險。“這太長遠了,不適合我們。”

  【現狀】農民工的參保存在很多問題:一方面一些企業主爲了降低成本,不願給農民工繳納社會保險;另一方面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險的積極性不高,退保頻繁。據對部分非公企業的調查,90%以上的農民工不願意參保,去年僅杭州地區退保的農民工就有近10萬人。由於農民工的參保率不高,特別是工傷和醫療保險覆蓋面還比較小。農民工患職業病,工傷、生病後,多數人只能回家養病,出現了不少因傷殘致貧的家庭。

  (未完待續)


(2006-12-07)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