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監會近日發文,要求規範大型商業保險市場非理性價格競爭,各產險公司嚴禁隨意劃分危險單位,嚴禁採取各種違規手段降費、退費。
這份《關於認真執行財產保險危險單位劃分方法指引與純風險損失率表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各產險公司嚴禁隨意劃分危險單位;對純風險損失率表中規定的業務類型,應嚴格執行經報備後的新條款費率,嚴禁使用原保險條款費率,嚴禁採取各種違規手段降費、退費,嚴禁在招標過程中任意降低費率,擾亂市場秩序。
保監會今年先後兩批推出《財產保險危險單位劃分方法指引》,組織推動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制定下發了道路、地鐵、電廠和商業樓宇4個項目的純風險損失率表,以規範大型商業保險市場非理性價格競爭,促進財產保險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危險單位”是指一次保險事故可能造成的最大損失範圍。保險公司開展業務必須考慮自身的資本金實力,謹慎承保和安排必要的風險轉移措施,以免受到重大損失事件的衝擊。
長期以來,我國對大型商業風險項目的定價缺乏指導,導致各公司無序競爭,價格偏離市場真實水平。2003年上海地鐵4號線透水事故後,共同承保該項目的四家產險公司所收保費僅1750萬元,卻不得不承受7.1億元的鉅額索賠,爲行業敲醒警鐘。
(作者:尚曉陽)
注:本信息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