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輿論關注的房企土地增值稅風波,多位業內人士向中國證券報表示,土地增值稅的問題不在拖欠而在偷逃。深圳市地稅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楊龍表示,一些開發商在清算土地增值稅時確實存在列入不符合列支條件費用的情況。中國註冊稅務師、深圳市雙捷稅務師事務所所長石玉寶表示,如果開發商在建築施工等環節虛增費用,可以降低項目的增值額,從而達到逃稅的目的。
操作環節或存漏洞
在媒體播發了房企拖欠鉅額土地增值稅的報道後,金地集團等多家房企公開表示,公司嚴格按照稅務機關對土地增值稅實行先預徵後清算的管理辦法履行納稅義務。不過,業內人士表示,雖然房地產企業在會計處理上並不存在欠繳鉅額土地增值稅的情況,但一些企業在土地增值稅實際上繳過程中存在偷逃稅款的現象。
“從目前的情況看,稅務機關發現,一些開發商在清算土地增值稅時確實存在列入一些不符合列支條件的費用的情況存在。”楊龍介紹,今年經深圳市南山區地稅局覈查,發現有兩家房地產公司非法列支費用,稅務機關因此調增這兩家企業數千萬元的土地增值稅。楊龍未表示這兩家企業的名稱。
資料顯示,土地增值稅以轉讓房地產取得的收入減除法定扣除項目金額後的增值額作爲計稅依據,並按照四級超率累進稅率徵收。“如果開發商在建築施工等環節虛增費用,就可以有效降低項目的增值額,從而達到逃稅的目的。”中國註冊稅務師、深圳市雙捷稅務師事務所所長石玉寶表示,徵繳土地增值稅的初衷是好的,但在操作環節存在一定漏洞。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榮盛發展董事長耿建明曾表示,土地增值稅往往採取預徵之後清算的方式,如果開發商提出賬目不清、成本無法覈算等理由,就可以不進行清算,導致開發商更傾向於開發高利潤率的高端產品。
偷逃手段多種多樣
業內人士介紹,對於開發商而言,偷逃土地增值稅的成本很低,方法多種多樣,虛增建築環節費用的手段比較常見。“對於建築商而言,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印花稅等各項代徵稅的稅率加在一起只有5%左右,與土地增值稅最高可達60%的適用稅率相比,增加上述費用的列支可以有效降低土地的增值額,降低應納稅額。”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一些開發商所說的不做高利潤率項目,很大程度上是通過財務手段人爲製造的現象。
山東財經大學教授陳愛中曾撰文指出,土地增值稅的徵管面臨一系列突出問題,主要包括:利用土地增值稅優惠政策偷逃稅款、採取各種手段少計營業收入偷逃土地增值稅、虛增開發成本偷逃土地增值稅。稅務部門對土地增值稅徵管不到位,基層稅務部門與房地產相關職能部門協調配合也存在欠缺。他建議,加強對房地產開發經營整個過程的監控,改進稅收徵管手段;加強對房地產企業關聯交易的管理,加大土地增值稅反避稅力度;建立土地增值稅徵管考覈機制,強化徵管質量內外考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