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智能腕錶inwatch創始人專訪:智能腕錶終將取代手機
|
|
2013年07月03日 15:26 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7月3日訊,截至今日,蘋果公司已經在至少五個國家提交了iwatch的專利申請,關於iwatch即將面世的消息也甚囂塵上。 但iwatch還沒有面世,國內已有不少創業團隊蠢蠢欲動,開始研製各類本土智能手錶產品。近期,由本土團隊映趣科技打造的智能腕錶inWatch已開始接受預定,大智慧通訊社記者今日連線映趣科技聯合創始人李昂,就中國的可穿戴設備市場前景問題進行專訪。 (以下爲專訪實錄) ***硬件只是開始*** 記者:這款inwatch產品現在已經試製成功了嗎? 李昂:我們研製已經成功了,已經完全敲定好了,現在開始正在小規模量產。具體產品的細節我會在發佈會講,現在還不方便透露,有幾個驚喜在裏面。 記者:目前具備的功能? 李昂:能打電話,發短信(打給安卓系統),能檢測自身身體數據、在雲端系統控制,能和你的智能手機進行交互,是一個智能終端,能夠開發app,這個app是智能手機和智能腕錶同時的app,兩者可以相連。 記者:打個比方說,我的手錶收到了一張朋友的照片,我能立即發到手機上看,是這樣嗎? 李昂:是的,它能和你的智能設備通過藍牙相通的,是一個精簡版的安卓系統,適合腕錶的。 記者:第一批准備量產多少? 李昂:我們初期準備供一萬臺貨,全國都可以通過網站訂購,快遞寄送,和小米是一樣的。發貨大概在8月中旬。 記者:什麼時候開售? 李昂:7月25號發佈會,發佈會之後開售,在點名時間和inwatch官網可以預定。 記者:定價是多少? 李昂:我們定價1799元。 記者:淘寶上很多“智能手錶”都只定價幾百元,也能實現很多功能,你們的手錶要1000多元,相比於他們有什麼優勢? 李昂:這種能打電話的手錶,做起來是很簡單的,我們一個月就能做好出貨;但是我們真的是這個時代的可穿戴設備,不是隻能打電話,而是一個安卓系統的移動終端。我們面向的人羣有兩類,一個是科技愛好者,還有一個是時尚愛好者。你也看到,我們的手錶外形很漂亮。兩三百塊錢的手錶是沒有品牌價值的。我們不止做硬件,更做軟件,硬件只是一個開始,軟件纔是智能穿戴設備的大頭。 記者:對於iwatch怎麼看? 李昂:蘋果iwatch要用康寧的弧面玻璃,但是康寧還沒做出來,所以iwatch近期是不會推出了。我們研製了兩年,一直把蘋果的iwatch作爲假想敵,我們現在做出來了,是全球第一款智能腕錶終端。 ***可穿戴設備終將代替手機*** 記者:對中國可穿戴設備的市場怎樣看待? 李昂:我們對中國的可穿戴設備市場蠻看好的,因爲移動互聯網時代,大家對於app付錢的願望也不是很高(做的再好也是一樣),但是可穿戴設備畢竟是硬件,有一些新體驗,還是有一部分人願意玩。而且可穿戴設備在中國的的售價不會特別高,不會像google glass一樣那麼貴,一般普通家庭還是買得起。 記者:可穿戴設備會代替手機市場嗎? 李昂:我們認爲可穿戴設備以後是會代替手機市場的,但是關於什麼時候能代替,我們現在還都不清楚,這個時候是看不好的,但是我們都知道他是會被代替的,就像智能手機代替功能機一樣,這是一個時代的發展趨勢,應該是包括手錶、眼鏡等多個可穿戴設備一起綜合實現的功能來代替手機,這要經過一個很長的時間,兩三年是不現實的。 ***南玻集團供應玻璃*** 記者:你們配件供應商有上市公司嗎? 李昂:南玻集團給我們供應玻璃。 記者:第一批銷量的預期? 李昂:我們準備了四款產品,inwatch1預備今年銷量十萬臺。 發稿:劉夢潔/古美儀 審校:李明選/曲偉治 *本文信息僅供參考,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 上海站電話:+86-21-2021 9988-31065 北京站電話:+86-10-5799 5701 電郵:newsroom@gw.com.cn)
|
|
|
|
注:本頁面信息由世華財訊提供,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負。
|
(世華財訊 2013-07-03)
|
【關閉窗口】
|
|
|
|
|
|
工具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