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交會上感受外貿冷暖:歐美見起色 新興市場退去光環
|
|
2013年10月19日 15:50 “今年歐美市場有起色,尤其是來自美國的訂單明顯增多,反倒是新興市場的表現不盡如人意。”山東商人鍾定安19日在廣交會上接受記者採訪時,用“此起彼伏”形容出口市場的冷暖變化。 第114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19日迎來首期最後一個交易日。連日來,在與世界各地採購商接洽的過程中,不少中國參展商如鍾定安一樣,感受到了出口市場的微妙轉變。 “早幾年受到金融危機影響,歐美客戶來談生意都是愁眉苦臉,價格上也是斤斤計較。”格力電器海外銷售公司負責人說,由於形勢轉好,現在客戶下單明顯更爽快。 歐洲商人Dusan也向記者表示,雖然歐洲經濟復甦的步伐還很緩慢,不過與以往相比,其今年的採購量已經開始回升,對中國產品的需求正在增加。 近年來,由於經濟狀況欠佳,歐美等傳統出口市場一度十分低迷,紅火的新興市場成長爲中國外貿增長“新星”。 然而在本屆廣交會上,在發達經濟體出現起色的同時,不少展商向記者反映,來自新興市場的訂單出現明顯萎縮。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近日表示,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速顯著放緩,並且普遍出現了資本流出、貨幣貶值、通貨膨脹加劇等現象。 浙江永高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管材管件貿易,該公司海外銷售副總監翁業龍說,巴西、印度、南非等新興市場是其重要出口地,但由於當地購買力下降、貨幣貶值等原因,今年的出口形勢沒有往年好,“新興市場對價格敏感,貨幣貶值對他們來說創傷很大”。 近年來,由於大量中國企業“一哄而上”開拓新興市場,甚至以低價競爭,由此積累的風險也在逐漸顯現,這從新興市場針對中國製造頻繁發起的貿易救濟調查中便能略知一二。 溫州匯潤機電有限公司外貿部副經理葉繁說,目前進入巴西市場的產品要求更加嚴格,出口難度也有所增加,“產品取得認證要花費不少費用,多少都會影響合作”。 “出口市場就是這樣,總有高低起伏。”翁業龍說,出口企業不能靠一個市場支撐整體銷量的增長,更要練好內功,做好產品,“畢竟無論面對哪個市場,產品的競爭力最重要”。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3-10-19)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