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磕絆絆中,美國股市頑強地再次收穫三連陽,主要股指站上三個月來的收盤高點。
截至7日收盤,道指定格在13168.60點,創下自5月3日以來的最高收盤價。標普500指數也自5月初以來首次重返1400點上方。迄今,道指和標普500指數都已連漲四周,納指也連漲三週。
如果自今年6月初、也就是年內的低點算起,美股道指已累計反彈了10%左右。
歐美當局齊留活口
回過頭來看,最新一波美股漲勢始於7月25日,當天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出人意料地發表了一通救市豪言,稱要不惜一切代價穩定歐元區。
自“7·25講話”以來,股票、大宗商品、歐元等各類風險資產在顛簸中一路走高:美股上了三個月高點,原油來到93美元,金價收復1600美元關口,而一度就要跌破1.20的歐元對美元,本週已逼近1.24水平。
儘管上週的“超級議息周”結果令人失望,但隨着人氣快速凝聚,市場的挫敗感只持續了短短一天不到。美歐央行儘管沒有馬上兌現新的刺激政策,但當局無一例外留下了“活口”,爲包括QE(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在內的非常規選項的推出預留了充足空間。
重大事件9月扎堆
翻看歐債危機的日程表,接下來的幾個重大事件和決議都碰巧要在9月份發生。比如,德國憲法法院會在9月12日就歐洲穩定機制(ESM)的合法性做最後裁定。此外,荷蘭大選也將在9月進行。IMF領銜的“三駕馬車”9月初將重返雅典,繼續就新一輪的援助貸款條件與希臘政府進行磋商。歐盟將在9月11日拿出設立歐元區銀行統一監管機構的具體建議。
業界普遍認爲,歐洲央行將在9月份重啓國債收購,買入意大利和意大利國債,同時還會將基準利率再降一碼,至0.5%的歷史新低。與此同時,對17家美國國債一級交易商的調查顯示,大多數華爾街機構都預計,美聯儲仍將推出QE3,概率達到63%。其中有13家機構預計,QE3出臺的時機會是9月份。
投資者慎對“紅8月”
儘管美股可能迎來“紅8月”,但投資人卻似乎並未做好充分的準備。標準普爾的統計顯示,在過去四周以來的最新一輪股市上漲中,領漲的仍是那些所謂的防禦類股,包括電信、公用事業以及大宗消費品等,而原材料、非必需消費品等所謂的週期性股依舊低迷。只是在剛剛過去的一兩天,能源和材料類等對經濟週期敏感的股票纔開始有所表現。
這樣的狀況說明,即便股市自7月中下旬以來已連續大漲,但普通投資人並不敢貿然涉險。換句話說,即便股市能借這個難得的“蜜月”收穫不小的漲幅,大多數投資人未必能分一杯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