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衝擊之下,如今看書的人已越來越少。那麼那些早已“過時”的舊書,是否備受冷落?答案恰恰相反。在收藏品市場,一本定價幾角錢、一元錢的舊書,被賣到了數十元、上百元。
售價高出定價數百倍 藏友李先生是武漢一家媒體記者,也是收藏舊書的愛好者。從小愛好文學的他,雖涉及舊書收藏只有三四年時間,但藏品已達數千本之多。 李先生將收藏重心放在民國時期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舊書,主要以社會科學類、畫報類爲主。
“非常直觀,具有歷史研究價值。”這些畫報在當時的定價大多爲1元錢,保存至今實屬不易,但李先生說,兩三年前買進它們時不過2元,可如今隨手一本,價值便在三四十元,甚至數百元。而他收藏的一本1960年發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運動會圖冊,如今網上售價已達千元。 提醒 收藏舊書題材是關鍵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舊書的價格開始上漲,在書店20元以下的舊書已很難淘到了。”藏友李先生介紹,除了舊書市場、收藏市場上的地攤外,專業舊書網站也是他收藏舊書的主要渠道之一。
與其他收藏品一樣,收藏舊書也需有所分類,不能盲目求全。專家建議,玩家需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收藏,如創刊號、首版印刷,另外,發行量、題材、品相、具備研究價值、特殊時期發行,都決定着一本舊書的價值高低。 “在我國,舊書收藏市場纔剛剛起步,過去很多舊書都是被當做廢紙買到了廢品收購站。”武漢收藏家協會相關人士指出,近年來舊書市場走強,很大程度是受到了古籍善本的帶動,由於其價格仍處低谷,潛力被衆人看好。 這些畫報定價大多1元錢,但目前市價已達數十、上百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