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風貌 | 電子銀行 個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購 | 理財 外匯 保險
人才招聘 | 公司業務 機構業務 資產託管 企業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貨
金融信息 | 工行學苑 視頻專區 網上論壇 投資銀行 | 貴金屬 債券 超市
開門紅拍品引發真僞之爭
 

  一件被稱爲宋徽宗趙佶瘦金體《千字文》的書法作品在深圳拍出了1.4億元的高價,原本被媒體視作爲2012年“開門紅”的作品,但是在業內專家看來,卻可能是贗品或臨摹品。因此,對於廣大的藏家來說還是需要一雙火眼金睛。

  “非常值得”不值得?

  據深圳當地媒體介紹,宋徽宗這件拍品從預展起便受到藏家關注。1月2日在拍賣會現場,這件拍品從起拍價6000萬元一路喊到1.2億元,其間有近十次的兩槌定音。來自深圳的85號競拍者和來自香港的229號競拍者以每次50萬元的叫價展開了拉鋸戰,最後來自深圳的85號競拍者以1.4億元拿下了這件稀世珍品,全場觀衆爲他獻上熱烈的掌聲。在拍賣會後,85號競拍者宋先生表示,1.4億元拍下這件作品,“非常值得”。

  從拍品描述上獲悉,此套《瘦金千字文》起首結尾處均有宋徽宗“趙”、“趙氏”印章,所用印泥爲水或蜂蜜調硃砂而成,色澤相比油印較黃。水密印泥幹後極易脫落,元以後逐漸爲油調硃砂所取代,《瘦金千字文》中“趙”、“趙氏”二印歷經千年色澤仍清晰明快,代表了當時制印泥的最高水平。落款爲:“崇寧甲申歲宣和殿書賜童貫”。顯示出這件書法作品是宋徽宗賜給北宋權宦童貫的。然而,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使得一些業內專家對於其真僞產生了懷疑。

  上海博物館書畫部主任單國霖1月4日在接受滬上一家媒體採訪時表示,目前存世的宋徽宗瘦金體《千字文》確實是趙佶賜予童貫的書法作品,但只有一件,而且收藏於上海博物館,他從未聽說過有兩件。對比上海博物館藏《千字文》與此次拍賣的《千字文》,可以看到明顯的區別,上海博物館藏《千字文》的結體疏朗端正,下筆尖而重,行筆細而勁,撇捺出筆鋒而利,橫豎收筆頓而鈞,整體道麗瘦硬。而拍賣的這件《千字文》,用筆浮滑輕飄,侷促小氣,隨處可見,而轉折處交代不清,所有的捺都軟弱無比。

  天價並非“鑑定書”

  其實,對於宋徽宗作品的爭議,早在2005年的時候就已經發生。當時北京一家拍賣行拍賣宋徽宗《桃竹黃鶯卷》的時候,起拍價爲880萬元時,立即讓場內已經有些疲憊的買家騷動起來。拍賣師的話音剛落,數位買家便迅速舉拍頻頻。經過20多輪的競價,《桃竹黃鶯卷》的價格已經擡升到3500萬元,此時只剩下98號買家和另一買家競爭。志在必得的98號買家爲了甩開對手,最高一次竟加價600萬元,而不甘示弱的對手也緊追不捨。又經過十幾次白熱化的競爭,最終98號買家以5560萬將《桃竹黃鶯卷》收入囊中,據稱是來自上海一家大型收藏機構。但不久之後,就有媒體通過查詢拍賣記錄發現,這幅作品曾經在2004年中貿聖佳的拍賣會上出現過,當時被標以“傳”字,註明爲仿品,成交價爲10.12萬元、雖然這幅作品的真僞沒有定論,但是在當時的拍賣市場卻是引起過不少的震動。

  這兩年,隨着藝術品市場的火爆,吸引了一大批不懂行的買家,特別是在獲利豐厚的渲染下,許多人都將手中的錢投入其中,民間流傳着很多拍賣中的“神話”和“天價”,人們趨之若鶩,南北一片熱賣。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買家由於對鑑定不瞭解,往往覺得貴的就是好的,因此一些拍賣行往往通過製造人爲的火爆行情,來吸引這些資金的入市。看似浮華的拍賣市場,其背後隱藏着許多不爲人知的祕密,是真實的拍賣交易,還是爲了吸引更多資金進入,這無疑是值得廣大藏家關注的。

  所謂“假拍”,包括三種情況:拍假,即拍賣贗品;拍賣公司刻意擡高評估價以收取高額佣金;委託方、拍賣方和買受方聯手做局製造“天價”成交額。在目前的拍賣市場上,隨着越來越多的中小拍賣行的紛紛出現,許多機構都希望通過一次拍賣來奠定自己在業界的地位。因此通過創造天價之後,往往能夠起到吸引媒體的作用,並進而吸引更多的客戶前來委託。生產者、拍賣行、舉牌人共同製造出的“假畫、假拍”,它定將給藝術品市場造成混亂,長久也不利於藝術品市場的健康發展。像7280萬元成交的《人體 蔣碧薇女士》的“徐悲鴻油畫”,配發的還有“徐悲鴻長子徐伯陽與這幅畫的合影”以及徐伯陽出示的“背書”,但中央美術學院首屆研修班的部分學生聯名聲稱,這幅油畫是當年他們的習作之一,這類事件已經對於藝術品拍賣市場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火眼金睛辨真僞

  對於投資者來說,關注藝術品的真假,首先需要多看權威展覽和書籍。像上海博物館的宋徽宗趙佶瘦金體《千字文》,曾經作爲很多的專業字帖封面,其影響力是非常大的,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使得拍賣剛落槌,就引發了許多市場人士的質疑。

  然而,有許多藝術珍品被專業機構收藏,平時並沒有機會公開展示,像2011年7月的時候,上海中國畫院珍藏社會主義建設主題作品展成爲了市場關注的焦點。此次展覽精選上世紀50~70年代畫院畫師們創作的近40幅作品,均以社會主義建設爲主題。其中,唐雲、王仲清、陸一飛合作的《圍墾崇明第一船》,俞子才、應野平、唐雲合作完成的《新安江水庫組畫》之一,以及董天野1957年創作的《青春結伴到農村》等畫庫藏品都是第一次面向普通觀衆展出。同時,像一些曾經在拍賣市場上經常可以看到的林風眠的《軋鋼》、吳湖帆的《慶祝我國原子彈爆炸成功》等作品,在此次展覽上也都可以看到,對於收藏者來說,無疑可以對於這些真跡進行對比之後,來判斷作品的真僞。

  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是,越來越多的藝術家通過微博和官網進行打假。像韓美林在近日開通的官方網站上,就有一個“版權著錄”的欄目,其中通過鑑定、維權等程序,將已查證部分假冒韓美林先生署名的贗品進行展示,提示廣大藝術愛好者和藏家,避免上當受騙、遭受不必要的損失。而對於一些拍賣行推出的拍品真跡,在網站上也會出具鑑定的意見,這無疑大大有利於投資者進行價值的判別。

  注:本信息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負。

(摘自理財週刊 2012-01-16)
【關閉窗口】
理財工具
期貨看盤器
進入>>
黃金看盤器
進入>>
外匯看盤器
進入>>
證券計算器
進入>>
  黃金理財計算器
  外幣理財計算器
  股票投資計算器
  國債理財計算器
在線理財規劃
 
  購房規劃
 
 
  保險需求分析
 
 
  購車規劃
 
 
  在線車險規劃
 
 
  家庭財務健康診斷
 
 
  子女教育規劃
 
 
  開放式基金投資規劃
 
  投資風險自測
  投資者教育手冊
中國工商銀行版權所有 京ICP證 0302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