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年11月17日 15:37 中國新一輪改革部署中的財稅改革措施讓人眼前一亮,不過,有專家提醒改革任重道遠。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中首次明確指出,要加快房地產稅立法。這被視爲稅制改革的一大看點,將有助於使樓市迴歸平穩,破解“土地財政”困局。 對此,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16日晚間在清華大學坦言,房地產稅立法的路徑,目前還不明朗。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直接立法相比,先制定一定範圍內的暫行條例,然後上升到全國通行的法律,更具可行性。 增值稅、消費稅、資源稅的改革和調整,推進環境保護由費改稅,亦是《決定》傳遞的財稅改革亮點之一。 “價、稅、財聯動的改革非常艱鉅,但勢在必行。”賈康認爲,這一系列改革將改變比價關係,使節能降耗成爲內生動力,助力中國經濟轉型升級。 當前,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財權事權不匹配、事權和支出範圍越位等現象,已成爲制約中國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的癥結所在。 對此,《決定》中提到,要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這與此前呼聲頗高的“財權和事權相適應”這一提法有所不同。 賈康指出,事權和支出責任相匹配,本身就建立在財權和事權相適應的基礎上。《決定》中的表述,已經內在包含了這一前提。“這二者是遞進關係,不是平行關係。” 賈康建議,爲了理順中央和地方收入劃分,下一步應當設計中央、省、市縣三級政府事權和支出責任的明細單,以及各級政府資產負債表,並在今後逐步優化完善。 此外,還應推進政府信息系統的升級,形成公共事務決策需要的信息共享平臺和支撐平臺。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3-11-17)
|
【關閉窗口】
|
|
|
|
|
|
|
|